濒危报春苣苔人工繁育技术获专利

标签:
报春苣苔人工繁育濒危植物华南植物园发明专利朱汉斌杂谈 |
分类: 我记 |
2009年11月18日,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马国华、任海等研究人员完成的“一种报春苣苔(Primulina tabacum Hance)组织培养繁殖及野外栽培方法”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 Zl200710030266.0)。据悉,这是华南植物园在国内外首次运用植物生物技术繁殖和栽培报春苣苔,保护和利用这种珍稀濒危植物。
报春苣苔是国家一级珍稀濒危植物,属于我国特有的野生植物。自1881年美国人亨利在粤北连州连江流域的石壁上发现了报春苣苔这一珍稀植物后,它就神秘消失了120年。由于该物种生存环境要求特殊,对研究岭南古气候、土壤和动植物演变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
2002年,华南植物园从广东连州野外引种20多株报春苣苔进行研究培育。经历了种子萌发、植物繁育等传统方式培育的失败,植物专家尝试了利用生物克隆技术进行培育,终于在2007年成功培养出报春苣苔,其关键技术还申请了发明专利。
据介绍,“一种报春苣苔组织培养繁殖及野外栽培方法”是以野外采集的报春苣苔植株叶片作为外植体,通过诱导培养步骤、丛芽繁殖步骤、生根培养步骤、移栽步骤和野外移栽步骤等培养阶段,调配和优选诱导、繁殖、生根、移栽等各培养阶段的培养基配方,使报春苣苔能够实现其有效繁殖的目的。该技术主要是模拟其在野外生长环境,开发特制的发芽和生根培养基进行培育,成功解决诱导生根这一最难的技术环节。
专利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