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编书的《自序》和《后记》

(2008-05-08 09:48:12)
标签:

丧家狗的心境

文化

分类: 杂感

装订自己的“书”,也是我退休计划之一,现在草草完成。但我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自己留着?送给谁?忽然想起《我是刘跃进》电影中的一句台词:“自己的东西,掏出来看看,咋啦?”。

 

我将在20085月退休,很希望对过去的六十年作一个了结,对过去写的东西编辑成一个“册子”(不好称谓书),离开学校,找不到免费使用的装订机,拖拉的积习使我只能仓促来做这件事。如何写这个册子的“序”呢?正好最近从网上下载了一篇李零的文章。李先生与我同庚,对他在序言中所写的一些观点颇有同感,摘录一点作为本册子的“自序”。当然我并不是要自誉为“儒家”,而是对“丧家狗”的定位感到很是准确,册子也谓之《丧家狗集》。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牺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读他的书,既不捧,也不摔,恰如其分地讲,他是个堂吉诃德。

 什么叫丧家狗丧家狗是无家可归的狗,现在叫流浪狗。无家可归的,不只是狗,也有人,英文叫:        homeless。

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

                       2008426

后记

我自幼喜好读书、思考,原来希望做一个“工程师”或是“教师”,靠技术简单生活,做一个平凡的普通人。然而我对问题的看法常常不合时宜,尤其无法和“领导”沟通。工作的最后十年基本上是事务性的,毫无“专业”可言。同时这十年正好是计算机普及的时代,写点东西很容易实现打印,断断续续写了一些。原来还注意给杂志投稿,但后来发现是人微言轻,能发表的机会是微乎其微。有了互联网,在网上基本上可以随便贴出。把写过的东西简单整理一下,也够订成一本小册子。

我是重视理工科的,转而写文章并不是容易的。总有一种“当我沉默的时候感到充实,提起笔来又感到空虚”的感觉。每一篇文章都是在犹犹豫豫、拖拖拉拉、一改再改的情况下写出的。我不知道写这些东西是为什么,大概是内心空虚的表现。我虽然注意语言的规范,但由于语文基础并不是优秀的,写作也没有一定的目的,所以我承认病句、错别字一定不少。文章有些罗嗦,甚至不少是重复的,但我的内容不是人云亦云的。

这本册子是零散打印的,故没有统一的页码,也没有固定的编排顺序。大致分杂感、教育、思想方法、经济改革、个人这样几部分。其中谈论科举和教育产业化两篇文章分别在《新西部》和《广东教育》杂志上发表。最早我一篇短文在《方法》杂志上发表,后来和这本杂志建立了一点小联系,但这本杂志在上世纪末被迫停刊了。这是很让人惋惜的,中国真正需要的是思考问题的“方法”,不是寻求什么“主义”。

因为要赶在退休之前装订出来,仓促,零乱是很一定的。退休后,不用再背负工作的包袱,我也许会重新整理一下,添加写内容,再编一部小册子。

                  写于2008426日 一个丧家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