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学琴的几点总结

(2009-08-19 07:26:56)
标签:

琴童

学琴总结

杂谈

育儿

分类: 成长点滴

孩子学琴的几点总结

漫画中的妈妈说: 我知道你现在讨厌学琴, 但终有一天你会感激我..., ...到时候你也能逼你的孩子学琴!

 

孩子学琴的几点总结

 

本文所提供的观点和意见均由个人经验得出,仅供参考.

 

我家里有两个琴童. 陪上课和敦促练琴是我这个当妈妈的职责. 因为我喜欢音乐, 又十分喜欢跟孩子们一起分享学习的过程, 无论是苦与乐. 所以从不觉得艰辛或有压力, 相反我每天都非常乐意去做这件事情. 这也感染到孩子们.

 

是否让孩子学习琴, 要考虑诸多因素. 下面一一列举.

 

孩子的意愿

孩子是否愿意学, 是一个主要决定因素. 如果一个孩子说他有兴趣或乐意去学习某种乐器, 那孩子已经有了原始动力. 有兴趣最好,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反如果一个孩子十分不乐意去学习, 但家长非要逼迫他去学, 孩子也许会顺从, 但已有了潜在的抵触情绪,随着时间的拖延,这种情绪会日益增强. 结果是适得其反, 家长最后反而无所适从.

 

有人认为, 兴趣是天生的, 但很多人也说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我同意. 好的兴趣能给孩子带来欲望和喜悦, 并带来动力. 有了兴趣, 凡事可以事半功倍.

 

家长的坚持

有说"练孩子其实就是练家长". 孩子学习琴是一个长期不断, 坚持不懈和积累的过程. 在孩子坚持之前,家长先要坚持. 只有家长的坚持和敦促,孩子才能不断学习和坚持练习,这种坚持日积月累,效果显著.

 

我作为"陪练"家长, 除了某天实在安排不出时间练习, 这些年来几乎"风雨无阻",每天必练. 我们跟孩子之间有"铁定协议" --- 可以不玩, 可以不看电视, 但一定不能不练琴. 假期其间也不例外.

 

这种坚持不能放弃, 否则前功尽弃.

 

选择合适的老师

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老师也让不少家长头疼. 我就深有感触. 大女儿初习琴时, 我们没有经验, 走过不少弯路. 不是说老师们不好, 而是合不合适的问题.

 

我们碰到一些琴老师, 有的非常棒但不适合教孩子; 有的跟孩子不投缘; 有的一切都好但路途遥远等.

 

无论是家长或者孩子,中途换老师都是一件痛苦的事. 所以家长在开始给孩子选择老师的时候, 一定要慎重, 不怕麻烦, 要多看,多观察,多查询, 还要带孩子去见一见老师,千万不能着急.

 

因为有了经验, 在给小女儿选择老师时就顺畅多了. 自己先有心仪的几个选择, 再带她一一见过, 最后一致决定跟现在的老师学习. 现在看来,选择满意. 

 

学习教材

每个老师心目中都有他们喜欢的教材. 大女儿学习时,她的洋老师说我们中国国内流行用的"小汤","大汤"教材过时, 而且比较沉闷, 因此没有选用. 于是老师包办购买教材事宜.

 

老师给买的教材是花花绿绿的国外新颖儿童钢琴教材. 它们很好看, 女儿很喜欢, 但老贵. 里面有书, CD盘, 还有闪卡. 孩子是喜欢, 但教学内容相对乏善可陈. 这套教材,今年开始学琴的小女儿的老师没有选用.

 

下图是大女儿初学时用过的部分教材: 一册书包含有: 书一本+CD一张+闪卡一套. 很吸引人,但贵. $35澳币/册.

孩子学琴的几点总结孩子学琴的几点总结

 

现在轮到小女儿习琴. 我问老师可否用姐姐以前学过的教材. 老师选了几本说可以混合使用, 其中老师还按不同程度加入适当的音乐理论知识. 小女儿学得较全面. 老师最近给小女儿选的教材是Hal Leonard Student Piano Library, Piano Lesson 4.

 

下图是小女儿初学这几个月的教材: 练习教材(左) 娱乐教材(右)

孩子学琴的几点总结 孩子学琴的几点总结

 

家长的目的心态和手段

对孩子学琴家长抱个什么目的和心态也非常重要.

 

有的家长说学琴可让孩子们学习欣赏音乐、可以掌握一门手艺、可以为将来升学加分、可以培养美好爱好等. 当然也有家长为跟风而让孩子学习,或为满足虚荣心等等.

 

相信家长们最终目的都是为孩子们好. 但家长不能一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让孩子去学习、去逼迫他们. 家长事先一定要跟孩子沟通,意见要达成一致, 还要多鼓励.

 

有很多家长说"家长不逼孩子是不会自愿去学习的". 这是一厢情愿的事情, 其实孩子们也是有思想的, 他们也会思考, 家长分析得有道理, 孩子是会听的. 不要低估了孩子的智商.

 

我们吃过亏. 现在吃一堑长一智,逐渐掌握到了一些让孩子们自觉的手段. 比如跟孩子们融入其中; 一起学习; 并虚心向她们"请教";让她们示范; 还要适当投其所好等. 每当此时, 女儿们会觉得她们非常棒. 有了好心情, 练的也欢. 家长过后还要大大地给予赞赏. 让她们开心和满足.

 

平和的心态让家长和孩子都放松. 共同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纷围,学习的过程就会是一个共同分享的愉悦过程.

 

以上这些都是我个人的一些总结. 也一直不断敦促自己朝这个方向去做, 希望她们不断进步 、日臻完美.

 

相关文章

为什么要学琴: 琴童的苦与乐

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作用

澳洲钢琴考级都考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