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底工作繁忙,想要得到高效的休息,做好这6件事可谓是至关重要

(2024-01-12 12:38:01)

对于绝大多数上班族朋友而言,临近年底,工作量都会出现大幅增多现象,如相对密集的年终会议、年终总结、年终考核等。

而在此过程中,如何才能利用有限的时间得到最高效的休息则一直是非常令大众感到好奇和困惑的一点。因此,今天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在高强度工作状态之余实现最有效的身心休息。事实上,多尝试以下六件事可谓是至关重要。

https://q5.itc.cn/images01/20240111/8741310c541141f18307124f974b6a4e.jpeg

  1、睡眠

众所周知,只有通过充足高质的睡眠才能令人体真正得到有效休息。因此,在醉心于繁忙工作的同时,千万也不要忘了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尤其是在睡眠时长问题上。通常情况下,夜间睡眠最好不要少于8小时,且入睡时间最好不要迟于23点。

此外,对于午睡的必要性,上班族朋友也务必要给予充分重视。通常情况下,最好是能在13点~15点之间抽出20~30分钟进行适量午睡,这对于保护大脑、恢复精力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https://q2.itc.cn/images01/20240111/49c9336e365544318a7a2e5bb0a780d6.jpeg

  2、合理调节工作节奏

当工作事务过于繁忙时,很多上班族都会出现连续好几个小时维持高强度工作状态不变的不良行为。这种错误做法一定要及时改正。

事实上,无论工作节奏多么紧张,都一定要注意每隔1~2小时就进行5~10分钟的短暂放松,这对于缓解脑疲劳、缓解眼疲劳以及提高工作效率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https://q6.itc.cn/images01/20240111/44745b58d49c444e95544a28ee2eb053.jpeg

  3、适量运动

  对于从事高强度脑力工作的上班族朋友而言,想要令身体得到有效放松,积极养成适量运动的好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不妨在每日工作结束之后,抽出20~50分钟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这样既可以有效释放压力,又可以适量增加身体疲倦感,对于加快入睡、提高睡眠质量将会非常有帮助。

https://q1.itc.cn/images01/20240111/b4150c99bd864e25860ed8256f7eb719.jpeg

  4、均衡膳食

在工作压力较大、工作事务较为繁忙的情况下,维持膳食均衡一直是保证身体健康非常关键的一点。如多摄入新鲜的水果蔬菜,多补充高蛋白、高钙或高维生素的有益食品等。

此时切记不可为了提高食欲或贪恋美食而过量摄入高盐、高油、辛辣类不良食物。否则一旦因消化负担过重而引发肠胃不适,是非常不利于身心休息的。

https://q5.itc.cn/images01/20240111/e7538449e9a548fcab75edbc87c42417.jpeg

  5、调整情绪

想要在工作之余利用最少的时间实现最有效的精力恢复,就一定要注意合理调节情绪。

切记不可因工作压力过大而频繁发怒、生气、急躁、不安、抑郁,否则随着负面情绪的越积越多,是很容易导致情绪崩溃或过度焦虑的,久而久之,便更容易引发身心俱疲。

https://q1.itc.cn/images01/20240111/22d980f0b41f4f3383a1f88da8c8b206.jpeg

  6、少玩手机

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会将玩手机视作最省时省力的娱乐放松方式,殊不知这种错误做法反而是更容易加剧身心疲惫的。

因为在长时间沉溺于电子世界的过程中,是无法令精神和情绪真正得到有效放松的。尤其是如果经常在睡前长时间浏览手机的话,有可能还会因褪黑素分泌减少而导致严重失眠,这对身心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一直是非常巨大的。

https://q7.itc.cn/images01/20240111/2f5829caee18446c97cb61b1231cf747.jpeg

以上是想要在高强度工作之余得到有效放松需积极关注的六件重要事介绍。

对于此类重要知识,上班族朋友一定要给予充分重视,尤其是在临近年末、工作过于繁忙时,务必要及时学会这些能够有效提高休息效率的常用小妙招,以免因身心过度疲劳而诱发免疫力大幅下降,这对于疾病预防可谓是非常不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