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在“最中国的学校”——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参观记

(2009-09-28 17:22:14)
标签:

杂谈

分类: 苏州的日子

行走在“最中国的学校”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参观记

李军

最早知道苏州第十中学是在2008年《人民教育》第1期上,刊登的一篇题为《最中国的学校——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文化解读》文章,从而知道了这所中国名校,“认识”了现任校长柳袁照。

2009年9月25号,我们一行七人应苏州第十中学邀请,来到这所名校参观学习。

十中学校环境优美,是一座古老而灵动的校园,怡人的景色让走入其中的人心情舒畅。其中,“西花园”为清朝苏州织造署(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旧址,同时是乾隆下江南时皇帝的行宫。

学校有103年的历史,当年开办这个学校的人叫谢长达,是一位女子;原来校名叫振华女中,因她的先生叫王颂蔚,所以人们习惯叫她王谢长达。王颂蔚是蔡元培的老师,师母办学,蔡元培成了这个学校的校董,经常莅校讲学,一直到他去世。

一百多年的历史,“名园名校名人合一”是苏州十中的特点,这样一处形神兼备,呈现如此浓郁历史韵味的校园是不多见的。学校创办以来,一共有九任校长。第二任校长是王谢长达之女王季玉,1917年从美国留学回来,继承母志,在振华女校校长岗位40年。在她任职期间,培养了费孝通、杨绛、何泽慧、陆璀等名人大家。著名的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也是该校学生。抗战期间,苏州沦陷,振华女中迁至上海租界办学,受王季玉之邀,聘请曾是振华学生的杨绛(钱钟书夫人)任“沪校”的校长,杨绛老人一生阅历丰富,尤看重这个经历,在她许多文章中都有回忆。

现在,许多人把苏州十中称作“最中国的学校”,一所中学能够被誉为“最中国”,无疑是莫大的荣誉。学校是一处形神兼备,呈现着浓郁历史韵味的花园,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砖都是历史与文化的百年积淀,呈现了闻名于世的苏州园林本色,它是城市中的后花园。

我们先到学校会议室观看了学校百年校庆时的纪录片,纪录片制作精美,视角独特,从纪录片中我们初步了解了学校的过去和现在。随后我们一行七人在学校丁书记的带领下,来到学校一个很雅致的小休息室,听取了学校柳袁照校长的介绍。和柳袁照校长交流中,我们感受了他的坦率、自信、诙谐。柳校长独特、极具个性的观点和思想更是让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要将学校文化与苏州不张扬、内敛的历史文化、色彩相溶合,保留住本土中最优秀的东西,和现代理念相结合,和国际化相结合,在理想与现实中间行走,在教育和文化中间行走,在历史和未来之间行走。从柳校长的口中,我还知道了十中不分教师食堂、学生食堂,不分教师卫生间、学生卫生间,凡事老师可以到的地方,学生都可以到,这些细节充分体现了该校民主平等的学校氛围。(下午返回时,我们也证实了这些,我们刚才坐的地方,已经有学生坐在那里聊天。)

听完了柳校长的介绍,我们都感觉到在苏州本土文化的浸润下十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其雅致的特色。

在柳校长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与留园“冠云峰”齐名的 “瑞云峰”前。“瑞云峰”是一块石头,耸立于假山池塘中,名冠江南,历经沧桑,英姿依旧,它是江南四大名石之一,是镇校之宝,已经物化成学校精神文化的象征:质朴大气、真水无香、倾听天籁。在“瑞云峰”前,柳校长欣然与我们一起合影留念。然后,我们在校长办公室主任的带领下,把整个校园转了一下。

只见曲院长廊、绿水亭台,垂柳迎风、古木参差,山石嶙峋、小路蜿蜒如带。有老树古藤、古碑石刻,有蔡元培先生题匾的“长达图书馆”、 孝通图书馆;有振华校友留下的纪念性建筑已已亭、凝怀亭、来今雨斋、摩崖石刻、紫藤棚等,真是“一步一景,移步换景”;青砖黛瓦,庭院深深,假山亭台,一切都是那么古典,那么让人流连忘返。

无论从那个角度看,十中都是一幅秀美、婉约的画,处处都透出江南水乡的古典、优雅,它带着一股灵气,悄悄地潜入你的心里,你宛若画中的书生,不由得沉浸于书香墨韵。那一种氛围,那一种气息,真的很诗意,感觉像置身于姑苏园林之中,让我们时不时的发出一声声惊叹。

行走在“最中国的学校”,我们的心情格外的舒畅,仿佛我们也成了“最中国的人”了!

2009.9.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