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以致富》 之四

(2007-05-12 22:24:55)
标签:

学以致富

彼得林奇

分类: 学道
    一个可以容易的投资决定:公司的基本面持续看好,但是股价却下跌的股票。
    上市公司需要忍受像是活在透明鱼缸的痛苦。
    公司创立者并不需要卖掉他们的所有持股,(也往往不会卖掉所有持股)。
    企业唯一能从自己公司股票收益的机会,就是当新股上市时。
    充满精力的青年期公司总是充满精力,新颖的构想以及对未来满怀希望,其长处是潜力无穷,但是缺点是经验不足。大部分公司无不期望在用完募集的资金之前就能够创造财富,但并非一定能如愿。在公司发展初期,公司是否能生存下去还是个未知数。由于各式各样的灾难可能发生在这种高风险青春期的公司,所以拥有其股权的人必须仔细注意该公司的发展,以保护自己的投资。投资人不能买了股票后就放着不去管它,尤其是对新成立的年轻公司,应该要注意其每一步发展。它们通常是处在一个极不稳定的状态,一个错误就可能导致公司倒闭而退出产业,尤其是其财务能力,更不容忽视,因为那是年轻企业的生存命脉。
   年轻的公司也常患这样的错误:就是它们从太少的资金开始起家。有时候会带太少的钱。
   企业环绕在一个有机体里——一个经济气候里。企业必须靠着外在的环境生存,正如植物及人类必须依赖大自然生存一样,他们需要资金做血脉,以供给营运所需的流动资金;企业需要顾客来购买他们的产品,也需要供应商来供给他们生产所需的原料;他们也依赖一个有为的政府,使他们生存下去,如果政府赋税太重,或是规定太多,绑手绑脚,对于企业将是非常大的障碍。投资人所说的“经济气候”是指影响企业的外在力量,或者说那些使他们赚钱或赔钱,以及攸关其是否能在未来成长茁壮或是枯萎的因素。
    在经济气候里,有三种主要的变化,一是低温的天气,一是高温的天气,就下来是温和的天气。高温的气候使投资人相当紧张,而过冷的气候则使投资人垂头丧气,他们最期待的是不冷不热、温和的气候,这种气候是最好的,但也是最难以掌握的,大多数时间气候的变化非常极端,不是从冰点变成沸点,就是从沸点转为冰点。
    高温气候来看,当景气升温,人们蜂拥至商店大量购物,当景气过热时,条件一般的人找工作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报纸上求才广告多如过江之鲤。各行各业在这个阶段几乎都能赚到大钱,失业率走低,人们收入变得丰厚,对于工作的信心及安全感也最高。高峰中缺乏危机意识。在金融市场,过热的经济景气并不是一件好事。在股市中你会见到“强劲的经济升温使股价大跌100点”。物价上扬时常有很快的感染效应。利息增加的速度和物价增涨的速度亦步亦趋。此时,价格唯一下调的就是股价及债券价格。投资人撤出股市的理由不外是担忧公司的盈余成长无法赶上通货膨胀的速度。
    好景不常,过热的景气通常不会永远保持热度。受到利率高升的影响,景气一定会冷却下来。当经济萧条来临时,企业的生意只能更坏,不会更好。很多投资者从历史经验中学会如果度过景气衰退的良方,就是大量持有抗景气衰退的个股,如麦当劳、可口可乐、娇生及其它消费成长股,避开通用汽车、雷诺金属及美国房屋公司等这些景气循环股。通常他们这时会落后大盘。其特征为他们制造非常昂贵的商品或配件。
     对企业及投资人而言,一个双赢的景气环境是不冷不热的温和环境,但是这样的经济环境通常不会维持太久,大部分时间景气不是趋于升温便是趋于冷却,而经济指标所能给予的方向又相当模糊,很多投资人很难辨认景气到底是升温还是降温。
     政府掌控经济气候的手段很多。利率和银行体系中或输送或抽出资金等方法进行调控。
     任何股市老手都知道,股价会在预期景气萧条发生前提前滑落,或因为股市担忧通货膨胀升高而出出现滑落,但是股市从来没有因为预期将有灾难发生而崩盘,因为预测经济气候的走向是非常困难的,你必须认清景气在过热后必会冷却,冷却后又会升温这个事实是永远不变的。股市交替出现多头及空头市场。
     一个长期的大空头市场,对于投资人而言是非常大的耐心考验。因为不管你的选股能力多么高超,股价还是会下跌,而且往往当你觉得股市跌得差不多了,应该进场买入时,股市又继续下跌。
    投资人无法避免崩盘或回档,最理想的状况是,你能够在牛市时出脱手上的持股,然后在回档时捡便宜货,问题在于,没有人能够正确地判断出什么时候股市会触顶回档,这种预测的难度和预测经济衰退同样困难。如果有人能够正确的预算到熊市的来临,那他很可能一夜成名。
    当大风雪或是飓风来袭时,人们的自然反应是去采取一些行动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同样的情形,我们也会想办法采取一些行动免于崩盘的危机,结果对自己的权益并没有多大助益反而有害,人们在预防空头所遭受的损失,比空头真正濒临时所受的损失来得更多。
    投资人最可能犯的错误,就是在股票型基金里杀进杀出,以期抓住最佳波段。他们常犯的错误是提前出场,以期避免预期来临的回档,或是手上拿着一大笔钱,期待下一个回档来临时以更便宜的价格敲进,以致为了预防空头时段,投资人往往错失多头股市的机会。
    统计数字真正告诉我们的是,抓波段操作并非真正的赢家,真正的赢家是从头到尾投资在股市,并且投资在具有成长性的企业里。

    步入中年阶段的公司,它比一个刚成立的公司稳定得多,有一定知名度,且也从错误中学到许多经验并从中成长。多半已经进入稳定阶段,有积蓄、商誉良好,借贷记录优良,增值速度已经明显比刚成立的公司慢。这时候公司比较努力突破现状。如果松懈,一些学习力强及有企图心的竞争者将很快对公司造成威胁。
    对任何一个公司来讲,没有一件事比商业信誉来得更重要。一个公司的中年危机,常会让投资人束手无策,不知道股价已跌了一半,是该卖掉好呢?还是继续抱着,期待公司能有转机。
    对于一个经历过黄金岁月的20、30或50年的老公司来说,我们不能责怪其不积极求增长、运作效率显得老态龙钟,因为他们已经经历过所有该历经的事,看过该看的循环,而且也几乎找不到什么机会是他们应该尝试而他们没试过的。美国钢铁、通用汽车、IBM就是成熟期大企业最好的三个案例。
    这里有一个值得学习的功课,可免掉你日后的痛苦,那就是不管今天这个公司多大,或在市场多有主导地位,他不会永远停留在最巅峰状态。一个公司被称为“绩优股”或“世界级经营”并不能挽救大势不再的情况,这个道理正如大英国并不因为有一个“大”字在名字前面,就保证她永远是世界最强盛的国家一样。
    使这些规模大而应变迟缓的老企业仍具投资价值的理由:
    一、一般大型企业比较稳固,不容易有倒闭风险;
    二、发放股利的几率很高;
    三、大型企业一般都有些有价资产可获利变现。
    研究一个老企业,深入研究他的财务报告,就好像在有钱老姑妈的阁楼上翻箱倒柜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在哪个阴暗的阁楼上发现一些了不得的宝藏。不管土地、大楼、设备、存放在银行的股票和债券,或者是并购小型企业,而这些被并购的企业,其实也具有实现未来万一清偿后的潜在利益。这些公司的股东就像是有钱老姑妈的亲戚一样,等着分到该得的一份遗产。
     当老公司摇摇欲坠时,忍耐是美德,但当你持有夕阳产业的股票,你的任何忍耐是可能不会有回报的。
     一个方法可以让公司被消灭而又免于在死亡边缘挣扎,那就是透过收购,或者经由破产法庭寻求破产保护。
  
    找出自己的兴趣,然后全力以赴去发挥,至于是否赚钱就不是你所能掌握和操心的。
    对投资人的忠告:除非找到确实证据,否则不要轻易放弃持股。
    成功总是一个接着一个。
    在商业上,我们通常称两种人为英雄,一种为创立公司的人,另一种为使公司持续经营的人。
    胜利可以激励人心。发放股票的方式,将使公司的领导阶层与股东站在同一阵线,当股票上涨使一些领导阶层获利,其它投资者也同样可以从拥有的股票中分红,如此就成了双赢的局面。
    裁员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使公司更具竞争力,以便在未来存活下来。企业消减人力以退为进。
    使公司更具竞争力不能只是关掉一些灯以节省开支。一种是提高产值,提高工资,提高顾客满意度,从而增加利润,使股东更喜欢。另一个增加生产力的方法:减少出错、制造更好的产品。
    电脑使投资人如虎添翼。(与巴菲特不同)
   
    从财务图表解读公司,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显示出一家公司的所有资产以及所有负债,这个表就像显示自己个性的优缺点一样。特色在于,资产及负债是等量齐观的。损益表见端倪,显示出公司的进帐及支出。现金流量表看现金是从何处转去何处。再投资增加竞争力,一家公司的主管必须决定要花多少经费再投资在研发或设备的更新上。
   
在大多数情况下,盈余成长会带动股价上扬,股东会比较高兴;藉着减低花费,公司可以提供较丰厚的股利,股东将会更高兴。但是,如果公司因此丧失竞争力,股东的笑容可能随时消失,因为公司的营收会短缺,盈余会下降,股价也会随之滑落,很快的,公司会变得连股利都付不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