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艺术的乞讨
(2010-02-20 22:02:23)
标签:
为艺术的乞讨乞丐琵琶吉他豫剧二胡文化 |
分类: 随笔 |
形销骨立、衣衫褴褛的老头,会拉二胡会敲鼓,拉一段《二泉映月》,唱一段河北梆子或者河南豫剧。蓬头垢面、衣装不整的流浪歌手,会弹吉他和电子琴,独自陶醉地唱些多半不再流行的歌曲。衣着略微端庄、文静沉稳的豆蔻女孩,会弹琵琶,指法娴熟地为你演奏《高山流水》和《十面埋伏》。身有残疾的男女老少,有的是自个儿在肮脏的街面爬行,穿越路人茂密的双腿之林,有的是像霍金一样坐在轮椅上被形影相吊的同伴推行着,步履维艰。
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离奇坎坷的经历,要么天生疾病多不可治,要么突遭横祸多不可知,要么自然灾难多不可违,要么家破人亡多不可逆。然而,他们却最终以极大毅力和坚强决心勇敢活下来,艰辛尝尽。他们四海为家,漂泊大地,无依无靠,苟延残喘。他们曾经有梦有希望,如今只是难以让笑容爬上自己的脸了。
他们之中偶有拖带着一副破音响,真能忘我地对着麦克风洒脱狂吼、哀婉低吟,却不在乎路人是否会驻足倾听。你不听也没关系,只要你能产生同情和怜悯,慷慨解囊就是他们希望得到的最大回报。
凭空索取似乎该属于不道德的范畴,在这个奔波劳累的世界上,人人的劳动换来的都是血汗钱,所以他们卖艺乞讨,试图通过自身的努力换取微不足道的生活为继。也许他们的所作所为并不算是乞讨,他们也是劳动,他们可以展示痛苦,演绎悲情,已然放弃了普通人的自尊和面子,借以不入流艺术的低贱资本,博过路君子会心一笑,哪怕是最廉价的同情施舍又如何?
这世上有许多悲苦的人。有许多热心且富有同情心的人,他们乐善好施,或只为积点阴德,或怀有普度之心。也有很多人终因司空见惯而近乎麻木,无论所看到的不幸之人有多么不幸,都已能够驾轻就熟地置若罔闻了。当我们屡屡遇见那些“最底层”的人,有时会觉得尴尬,好像我们自己曾经遭遇过类似的不幸,或者即将遭遇。
作为一个暂有口饭吃的文学青年,我觉得自己略同于他们,在世间为艺术的乞讨。
2010年2月19日星期五 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