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艇是海洋文明的产物之一。以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为源头的西方海洋文明,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与船只结下了不解之缘。通过扬帆远航,海洋文明才获得了它生生不息的动力。
起初,人们通过海上运输得以交换和获取日用品、衣物、食物等。渐渐的,扬帆远航在生产方式之外,也逐渐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生活在海洋文明中的人,船上的生活已经成为他们集体无意识中最深沉的一部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船只相关的生产方式逐渐为生活方式所取代,于是游艇也随之诞生。
早在17世纪,欧洲的贵族们便开始建造游艇,到了18世纪,这种风气更为兴盛,尤其是在英国,贵族豪绅们已经不满足于让自己的游艇在泰晤士河上闲逛,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世界。他们乘坐自己的游艇环游世界,在海上与他们的游艇日夜为伴。
随着经济的发展,游艇甚至成为西方普通民众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资料统计,发达国家目前平均每171人就拥有一条游艇。在美国,每14人中就有1人拥有游艇。而在挪威、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个比例更高一些。游艇休闲也是商业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仅此一项,全世界每年的销售额就高达2000亿元人民币。
欧美国家,玩游艇是富豪们最热衷的休闲娱乐方式。每到节假日,西方的游艇玩家们便习惯开船出海,一方面可以融入自然,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了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水上移动沙龙。
在游艇上喝咖啡、品红酒、抽雪茄,既可以和家人朋友共享远离喧嚣的避世时光,又可以将生意伙伴邀请上艇,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工作。这样的生活方式对西方的游艇玩家们来说已经司空见惯。
正是人们对这种风尚的推崇,在游艇诞生后的几百年内,这种与奢侈相关的生活方式风靡了包括内陆文明在内的全世界,而游艇本身,也就演变成了身份和品位的象征。
在中国,私人游艇开始成为富豪们新的“玩物”,对于身家数十亿的富人们来说,他们或许更能对这种情怀感同身受,各类豪车、名表,已难以为其带来满足感。取而代之的是,私人游艇开始成为他们新的“玩物”。人们对中国新贵人群似乎已经达成了一个新的共识:只有私人游艇,才能拉开亿万级富豪和普通富豪的差距。
合正东部湾——华南首个游艇小镇,项目规划多达350泊位的游艇码头,为华南规模之最,放眼全国亦是罕有。随着游艇码头的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由中国中大型游艇第一品牌海星游艇打造,可乘坐40-50人,耗资约1600万的82尺游艇“合正东部湾1号”领衔的四艘游艇编队已经正式启用,并且开通了深圳客户游艇看楼之先河!
对于东部湾业主而言,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买得起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游艇,加上游艇的保养费非常昂贵——不过没关系,你可以加入“合正东部湾”游艇俱乐部,体验常人享受不到的游艇奢华感。它的优势在于为业主提供了一个“海上行宫”一般交际圈,在这点上,游艇俱乐部和MBA是有异曲同工的作用的。正如陆地上有高尔夫圈层一样,在游艇上进行朋友欢聚、商务交流无疑将成为一种更高雅的社交方式。

注:本帖子由作者发表于新浪乐居论坛.
原文链接:体验游艇、体验东部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