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深圳张公子
深圳张公子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973
  • 关注人气:6,1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湖园,史上最美的临湖别墅

(2010-09-27 20:18:25)

 

观湖园,史上最美的临湖别墅

 

 

别墅,作为古今中外居住模式的最高境界,一向为多数人所向往,少数人所拥有。别墅、作为豪宅的顶级产品,几乎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迫不及待的表达欲望,加上深圳市场上不同形态、不同类别、不同时期的真、伪别墅相互之间鱼龙混杂,几乎所有专业人士都承认:深圳的别墅,需要一个大浪淘沙、去伪存真的市场洗礼的过程。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迷失、西方生活元素的冲击以及中国特有的开发模式,使得别墅以及它所蕴涵的价值愈发复杂。

对于别墅产品等级的评判,业界应该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它包括稀缺的自然环境、优美的山、海、湖自然景观、良好的建筑规划设计、优质的建筑材料、和较好的物业服务水平等诸多因素共同构筑较高的品牌效应,在消费者中间形成好的口碑。
“豪宅”不是一种单纯的概念炒作,而应是体现在建筑物的硬件和软件,通过功能化的指标,体现项目的价值。具体衡量一个别墅社区的优劣,一般通过以下三种要素去进行判断:产品的低容积率、建筑的高形态、和品牌的知名度。

和记黄埔地产精心筹建的珍稀湖畔大宅项目——观湖园,占地超过37m2,总建筑面积逾16m2,容积率仅为0.44。观湖园超低容积率仅次于盐田别墅社区“天琴湾”,在深圳众多别墅容积率最低的项目之中,排名第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受到国家政策和深圳可供开发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的影响,纯别墅项目变得极其珍贵,也有不少开发商采用“高层+联排”混合布局的做法,让不同层次的业主混居,难以保证别墅物业的纯粹性和尊崇感。而观湖园的可贵性在于它是一个纯别墅大社区,没有任何高层住宅的干扰和对视,也屏蔽了三流九教、闲杂人等,自然成为深圳成功人士所青睐的专属生活领地。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广东人的传统习俗认为:水,为财。有水的地方就能聚财。观湖园整个小区内有三个天然湖泊,总湖面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让观湖园的空间变得异常灵动起来。沿湖面配有木质栈道和私家码头,或停留观景、或闲暇垂钓、或湖面泛舟。湖畔大宅依地势设计,整体布局动静分明,全部临湖而建,户户独享270度观湖美景,客厅6米高落地玻璃设计独具匠心,让静谧的湖面尽收眼底。

观湖园建筑规划由香港名师设计,完全摒弃了深圳别墅最为流行的西班牙风格,首次引入东南亚休闲主题的建筑风格,让人耳目一新。在材质上,开发商不惜血本,在外墙上选用了珍贵天然石材,包括门廊上空石材雕花,所有的窗户均采用low-e双层玻璃,水管采用不锈钢管材,永不生锈——异常考究的施工工艺和材料,充分展现了和黄作为华人首富李嘉诚旗下地产公司的实力,和对别墅开发精益求精的精神。和黄,作为香港顶级豪宅开发商,其对于产品的把控能力,值得深圳本土开发商学习借鉴。

在社区配套方面,观湖园了解尊贵业主们的需要,悉心打造的湖岸会所“观湖荟”即将开放,包括董事廊、红酒雪茄吧、桌球室、室内恒温游泳池、室外园林泳池,及室内多功能运动场,形成不同主题的运动、社交设施。在会所的内部装饰上,开发商同样不余余力、聘请香港名师操刀,悉心打造富有港式风格、富丽堂皇的内部空间。拾级而上,会所二楼天花上有一个2万个水晶组成的水晶吊灯,极具奢华之能事,让人叹为观止!

观湖园共分3期开发销售,一期在去年6月份开始发售,凭借和黄这个金字招牌所形成的品牌优势,和项目优质低价的性价比优势,截至到目前一、二期已经销售完毕。按实际成交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深圳共20个别墅或别墅类项目有成交,其中观湖园1、2期获得深圳2010上半年全城别墅双料销售冠军。

错过了一期二期,就绝对不能错过三期。据悉:即将面市的观湖园三期,包括有叠墅及双拼产品。其中雅园及赏园叠墅,建筑面积约为148平方米至160平方米 ,独门独户,经典三房设计。御园尊墅双拼产品建筑面积约195至242平方米,对于双拼别墅而言面积不大,堪称为入门级别的双拼产品,但是换来的却是总价低廉,让居住观湖园的门槛降低。

在香港,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地产公司多年来为香港五大地产商之一,一向以开发豪宅著称,港人以住进和黄旗下物业视作成功的标志和毕生的荣耀。和黄挥师北上,在深圳开发的“黄埔雅园”、“御龙居”等项目同样带给深圳楼市不小的震撼,以及不同的港式顶级豪宅生活体验。在项目团队潜心钻研3年后,此次和黄携观湖园——这个超低密度纯别墅项目面市,相信一样不负众望,再度成为引领深圳别墅市场的旗舰。









注:本帖子由作者发表于新浪乐居论坛.
原文链接:观湖园,史上最美的临湖别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