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之上城市中轴,潜龙曼海宁
(2010-05-19 09:02:19)
标签:
房产 |
“双城”之上城市中轴,潜龙曼海宁
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再次触动了香港作为 “亚洲金融中心”那根最敏感的神经。香港和上海的竞争成为城中热门话题,上周开始,无线电视英文台pearl连续播出专题节目“双城记”,历数上海和香港作为中国最发达经济体之间,在一百多年间,两地经济发展有关历史的渊源和纠葛,以及不同的发展道路。
节目中,你可以感受到港人不无忧虑的担忧香港的优势和地位会被上海取代,而深圳人看这个节目,一样可以感同身受近几年“长三角”发展速度要好过“珠三角”, “深港双城”唯有联手合作,才会发挥出“1+1>2”的聚合效应,共同应对“长三角”的挑战。
早在2008年12月,国务院就审议通过并正式批准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在《纲要》中,重点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粤港澳紧密合作,以探索新一轮对外开放模式,提升珠三角经济圈国际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作为与香港土地相连、文化相通、社会经济紧密相关的深圳,通过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两制双城”深港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深港合作,对贯彻落实《纲要》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面对“长三角”的竞争压力,现在香港和深圳都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应对外部竞争的问题,如香港把巩固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物流中心等作为未来发展的目标,而《纲要》明确了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国际化城市”的战略定位,赋予了深圳新的使命。可见深港两地在发展过程中将面临共同的发展机遇和服务市场。由于深港两地之间天然的人缘、地缘联系和产业互补效应,如果能抓住时机,整合两地优势资源,减少合作障碍,共同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必将深港两地共同受益。而且,香港、深圳所具备的地缘优势,是其他国内城市所不能比拟的,深港之间密切的经贸往来和产业合作成为深港合作之间取长补短、互惠互利的有效策略。
构建“两制双城”需要更大空间进行合作与衔接,寻找更好发展的结合部。深港两地同意以“河套地块”以及“深圳前海”作为共建“两制双城”新城区的试验区,优先规划发展双方优势互补的新兴产业。同时香港高铁作为联系香港和内地高铁网络的跨境铁路,在深圳接壤地段,在深圳规划上、实现交通、服务等设施一体化的无缝对接。
潜龙曼海宁作为坐落在“深港双城”之上城市中轴,紧邻联系香港高铁和内地高铁交通枢纽“深圳北站”,无疑是深港合作的最大赢家。随着轨道交通的无缝化对接,“深港同城”已经进入一种实质性运作,在此过程中。龙华“中央生活区”作为深圳未来轨道交通的重要节点,将在未来深港同城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正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上周六,由潜龙集团发起,社科院城市运营研究中心、深圳市都会城市研究院、特报《超级楼市》共同主办的“深港合作背景下城市资源与价值的共享”主题高峰论坛在潜龙•曼海宁项目营销中心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的特邀嘉宾有:深圳市人大常委、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魏达志先生,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理事、资深城市发展顾问宋丁先生,社科院城市运营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都会城市研究院执行院长高海燕先生,资深地产评论人王世泰先生。
本次论坛三位嘉宾妙语如珠,老生阿泰应对从容,共同探讨由深港同城以及广深港高铁带来的深港互动,引发对深港城市生活圈的未来想象,研判在深港一体化的大时代中,潜龙曼海宁如何分享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在龙华这个“中央生活区”成为领军深港合作的指标性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