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竿人生之四
神已经……将永恒植在人的心中
——传道书三11
神创造人类,显然不是要人只活一天!
不,不,造人是要人活到永远!
——林肯
人并非只有今生。
人生在世,只是好戏上演前的彩排。死亡的另一端是永恒,所以,你活在永恒的时间,肯定远远长过今生。今生是一个预备区、一次学前教育、一场永生的选拔赛。它是游戏开始前的预习,是赛前的热身。今生,是要为来生做好准备。
今生,你最多约活到一百岁,但来生却要活到永恒。你活在世上的时间,正如布朗爵士(Sir
Thomas
Browne)所言,“只是永恒中的小插曲。”神造你是要你活到永远。
圣经说:“神已经……将永恒植在人的心中。”你生来就有渴求长生不死的本能,因为神按照祂的形象造你的时候,已定意要你活到永恒。我们虽然知道人人都有一死,但死亡总是那么突然和不公平。正因为神已将对永恒的渴求植根在我们心里,我们才会觉得自己该永远活着。
有一天,你的心脏会停止跳动。你的身体成为过去,你在地上的日子也完了。可是,那天却不是你的完结。你的身体只是灵魂暂时寄居的地方,圣经把地上的身体称为“帐棚”,却把你将来的身体称为”房屋”。圣经说:“我们在地上居住的帐棚——即地上的身体─被拆毁之后,必得着神在天上为我们预备的房屋,就是祂亲手所造的永存居所。
地上的生活有很多选择,但永恒的选择就只有两个:天堂或地狱。你今生与神的关系,将决定你与祂在永恒里的关系。若你今生懂得去爱和信靠神的儿子耶稣基督,你就会获邀在永恒里与祂同在。反之,你今生若拒绝祂的爱、祂的赦免和救恩,将来就要与祂永远隔绝。
杰出的牛津教授和作家鲁益师(C. S.
Lewis)说过:“世上有两类人,一类人对神说:‘愿祢的旨意成就’;神却对另一类人说:‘既然如此,那你走自己的路吧’。”可悲的是,许多人选择今生不要神,以致将来要永远失去神。
倘若你完全明白你的生命不限于今生,也认定今生是为永恒作准备,那你的生活就会开始改变过来。你会开始按永恒的角度生活,这种改变将会影响你如何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工作和处境。很多你过去着重的活动、目标,甚或问题,都突然变得微不足道和不值一顾。你愈靠近神,便愈发现其它一切都显得渺小。
你若按照永恒的角度生活,价值观也会随之改变。你会更明智地运用时间和金钱。你会将更多精神时间用来关心人和建立人格,而不再追求名誉、财富、成就,甚或享乐。你会重新定立优先次序。你会认为追上潮流、追求时尚和流行的价值观这些事情,都显得不再重要了。保罗说:“我曾经认为这些东西是非常重要的,但如今因为基督所成就的一切,我把这些视为全无价值了。”
倘若你只有今生,我会建议你及时行乐。你毋须做好人或考虑道德问题,也不用顾虑行事的后果。你可以随意放纵,因为你的行为不会有任何长远影响。然而,死亡却不是你的终结──这正是差别所在!死亡不是终站,你只是由死亡过度至永恒。因此,你在世上所作的一切,其后果将延展至永恒。你今生的每个行动,都在拨动永恒的琴弦。
现代人最大的危机是短视。如要善用一生,你必须将永恒的视野存在脑中,将永恒的价值观放在心上。除了今世,我们还要活永久哩!今天,只是冰山可见的尖端;永恒,才是那隐藏未现的大部分。
永远与神同在,将会是怎样的呢?坦白说,我们的脑袋实不足以理解天堂的奇妙和伟大。这就像向蚂蚁描述互联网一样,只会徒劳无功。人所发明的语言文字,根本不可能传达永恒的经验。圣经说:“神为那些爱主的人所预备的奇妙东西,是人从未见过、从未听过,甚至是想象不到的。”可是,神已让我们在祂的话语中瞥见永恒。我们知道,神此刻正在为我们预备永恒的居所。我们将会在天上与挚爱的信徒重聚。在那里,我们再没有痛苦和患难,且因为在地上忠心而得着赏赐,并重获委派做我们喜爱的工作。我们并不是头戴光环,卧在云上拨竖琴!我们会享受与神之间无阻隔的沟通,而祂也会享受与我们无穷无尽的相处。终有一天,耶稣会对我们说:“你们这些蒙我父赐福的,来承受你们的产业吧,就是自创世以来为你们预备的国。”
鲁益师写了七集儿童故事,名叫《那尼亚故事集》(The
Chronicles of
Narnia)。在最后一集的末页,他捕捉了永恒的概念:“对我们来说,这是所有故事的结束……但对他们来说,只是真实故事的开端。他们今世的生活……只是封面和扉页;此刻,他们终于开展了那伟大故事的第一章,这是世人没有念过的;它将延展至永远,而且一章比一章精彩。”
神为你的今生定下目的,这目的并非在今生便完结。祂计划所及的年日,远不只你在世上的数十年寒暑。它不单是”一生的机会”;神给你的机会是超越今生的。
圣经说:“﹝神的﹞计划持续到永远;祂的旨意延展至永恒。”大部分人只会在出席丧礼时,才会想到永恒,且因对永恒无知,往往只有肤浅和感性的思考。你可能感到,思考死亡好像有点儿病态。但事实上,死亡乃无可避免,以否定死亡的态度来过活,是不健康的。我们全都知道人最终必须经历死亡,只有傻瓜才会若无其事地生活,完全不作准备。你要多思想永恒,而不应漠视不理。
你在母腹里度过的九个月,并非一个终结,而是为人生作准备;同样地,你的今生是为将来作准备。若你已借着耶稣与神建立了关系,就毋须害怕死亡。死亡是通往永恒的大门,是你人生在世的最后时刻,却不是你的终局。你的生命不只没有完结,更是你进入永生的生辰。圣经说:“这世界非我家;我们正期盼着天上永恒的家。”
从永恒的角度来看,我们在世的年日只是眨眼之间,但今生所作的一切,其后果却延续至永恒;将来的终局如何,完全取决于今生的作为。我们必须“知道,我们这地上的身体多活一刻,就是离永恒天家多一刻,在那里有耶稣与我们同在。46多年前,有一个流行的口号,鼓励人每天要活得像“剩余日子的第一天”。事实上,更聪明的做法,是每天都活得像人生的最后一天。每天都要做好准备,去迎接我们的最后一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