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地不仁

(2007-08-02 15:18:33)
标签:

其他频道

感悟随笔

家庭

生活

健康

天地不仁

——《追逐日光》读后感

 

《道德经》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上帝也以自己的方式爱他的儿女,耶稣说:“我所做的你如今不知道,后来必明白。”(约十三章7节)

 

    《追逐日光》是首次出版于2007年1月的一本著作。作者尤金·奥凯利出生并成长于美国纽约市。1972年,他从毕马威公司的初级会计做起,经过30多年的努力,于2002年4月成为公司CEO,并一直担任该职到2005年6月确诊前。他于2005年9月10日辞世。

    《追逐日光》记录了尤金·奥凯利被诊断为脑癌晚期后最后100天里对人生的思考。以下部分内容就是摘自这部著作。

    ……

    在确诊之后让人沮丧的几天里,我脑子里却从来都没有浮现出这样的想法:“为什么不幸的是我呢?”尽管接下来的几周让人感到哀怨,但是在此之前,我的生活一直都很幸运,而世界上很多其他人却在经历着更大的不幸。因此,我不觉得这是老天爷给我的打击,也不认为是冥冥中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让我来承受这份病痛。为什么偏偏是我呢?怎么不是我的家人、朋友和熟人中的一位呢?为什么偏偏是我呢?怎么不是其他像我一样做到组织内最高职位的领导者呢?为什么偏偏是我呢?怎么不是其他53岁的美国男天主教徒呢?为什么偏偏让我得了这无可救药的晚期脑癌呢?在我的家族中,从来都没有人患过癌症。我的身体一直很棒,事实上,我这一生中很少生病。我经常跑步、打高尔夫球和网球,从来都不吸烟,饮食也很健康,每天早上5时半起床,每天夜里11时准时上床休息。可是我却身染这样的绝症,真是有些难以解释。

    ……

    我觉得,不停看手表和严格管理时间都是我从前的习惯,现在必须要和它们说再见了,或者至少要让这样的习惯适应新的环境。如果我人生的时间轴发生了大的调整,那么我对于时间的态度也需要进行大调整。如果我能够活到将近80岁(这在几个月前还是一个容易实现的目标,因为在此之前,我一直身体健康),那么我还剩下大约10000个日日夜夜。而现在情况急转直下,我只剩下1%的时光了,属于我的只有100天了。对于失去的99%的时光,我必须要用新的思路来调整,对时间的意义认识更加深刻,对时间的定位更加明晰。

    不过,说句真心话,我确实不知道该怎样达到这一境界。

    ……

    我不想在匆忙之中糊涂地步入坟墓

    留给我去学习体悟的时间是如此之少,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首先(也是最后)要学会的技巧就是学会放松。多少年来,我都是以每小时100英里的速度全力往前狂奔,径直向前冲,一路上连一个弯道都没有。而到了我去世的那一天,我的速度将会是零。

    我曾经也想过(可能大多数人也想过),到了晚年,自然会遇到前方路上的一个弯道出口,大概也就是在65岁退休的时候吧,或者是身体不适的时候,先哲会在出口处亮起一盏灯,告诉我该要减速了。其实那盏灯早就已经向我亮起,不过我没有能够看到其中的预警。正如康妮对我说的那样:“其实你并不是步入人生最后的荒野,等待着死亡的降临。”我是在漫漫人生路上减速前进,这是无庸置疑的,不过只是让我感到有些难以掌控,其实也不能完全这么说。这也是需要我集中精力去把握的,把握好我能够掌控的命运。

    卸下肩头董事长的重担,不再像从前一样忙碌不已,尤其是不再做一个奔波操劳的纽约人,我觉得目前自己的行进速度是每小时50英里,也许是30英里(甚至不到30英里)。我希望自己能够有意识地继续减速,自己来调整步调,这样在我人生最后的几周内、几天内,甚至是最后几秒钟内,我能够尽享生命的平静与宁逸。

    我不想在匆匆忙忙之中就糊涂地步入了坟墓。坐在家中的餐桌旁,我写下了自己最后要做的事:稳妥地解决所有法律和遗产问题;结束一段段人际关系;追求简单;活在当下;去营造,也去迎接美妙的时刻和“完美的时刻”;开始向新生过渡;为葬礼做准备。

    简而言之,我希望在最后的岁月里,能够意志坚决地和过去告别,能够体察生命的真义,能够享受生命的快乐。进一步言之,我只希望得到以下这些:清晰、兴奋和完美。说实在的,一个人还能奢求其他更多的吗?

……

 

    《道德经》说:天地不仁。那么尤金·奥凯利的遭遇就是一个凿凿的实证,虔诚的天主教徒无助地向上帝呼唤:为什么是我?

    难道是上帝的大爱真的是离他而去了吗?

    I don′t know.我们唯一知道的事实是他的生命是单程和不可逆的,每一秒钟的消逝都意味着他的生命更加靠近终点。

    呜呼!天地不仁乎?我想:天地不仁,实大仁也。意思是天地不仁,实际乃是大仁、是大爱。

    上帝创造了宇宙、空间,当然包括地球,他用他的仁与不仁使万物得以生长,无论是阳光、煦风、雨露还是雾霭、狂风、暴雨,这些都是上帝给予的一部分。所以说,天地本无仁与不仁,不仁中饱含着最大的仁爱,因此人才会提升、进化到今天的程度。

    尤金·奥凯利在这本书中所表达的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以及对100天短暂的生命的最后体味不正是天地的大仁和大爱吗?!

 

 

 

欢迎访问我的圈子:http://q.blog.sina.com.cn/tiantai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