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欣赏中成长,在谴责中成熟(三)
“奥运”论坛现场
农家小院的晚餐
5日早上雪还没有停
3月4日下午参加大会的“奥运”论坛,谈了对奥运的一些观点和想法,主要是希望大家关注奥运前效应的同时,关注奥运后效应的发生。
天泰与奥运结缘要从北京申奥成功说起,当年,我们就决定拿出1000万用于青岛的奥运建设,赞助成立一支天泰鹰铃级帆船队。在去年的测试赛中,鹰铃帆船队成绩不错,有望08奥运冲金。
什么是“奥运后效应”?所谓奥运后效应有两点:一是奥运遗产的继承和发扬,即“遗产效应”,这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二是奥运后的空洞效应。
遗产效应是指奥运会后给城市留下了许多场馆、展会、交通、酒店等城市公共设施以及奥运会积极向上的文化传统,利用得当,可以保持城市经济和文明长期和可持续发展。
比如巴塞罗那奥运会提出“绝不为15天的奥运会单独投资”的原则,为了解决奥运会举办时对住宿的要求,他们临时租用14艘豪华游轮解决住的问题,节省了大量投资。此外,由政府主导投资的体育场馆在奥运会后,主要委托公司经营。公司采取承租、限期买断使用、俱乐部会员制等灵活多样的经营形式,小规模、大规模的体育场馆基本均处于盈利状态。
当然,奥运会留给城市更重要的是精神遗产。这对于一个城市的未来可持续发展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比如汉城奥运会后,整个韩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得到极大的改善,对于其经济、文化的推动作用巨大,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韩国最近十多年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与汉城奥运会带给韩民族的这种精神动力密切相关。
目前,因为奥运,北京、青岛的城市文明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市民的素质也不断提高,出现了许多类似“微尘”的城市精神文明品牌,这些对于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几座体育场难以替代的。
空洞效应是指由于前期奥运筹备,导致城市经济透支,许多设施在会后产力过剩,导致城市大量资产闲置浪费、经济萧条萎靡,从奥运一个短暂的繁荣期走向急速衰落的一种副效应,这对一个城市可能是灾难性的。
比如,1998年日本举办长野冬季奥运会后经历的“后奥林匹克衰退”,长野创造了二战以来地方经济衰退的最高纪录;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第21届奥运会出现的实际开支突破最初预算20倍的令人生畏的“蒙特利尔陷阱”;雅典大部分奥运场馆在运动会结束后基本闲置荒废,甚至成了垃圾场的现实;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走出奥运后低谷的悉尼……
所以,在奥运举办之前,注意和加强对奥运后效应的研究和规划是比奥运会更重要的一件事。
当天晚上,在农家小院吃饭,期间,刘东华、马云、田溯宁、王均豪、潘石屹夫妇、冯仑等同座,七八个人围坐在小土炕上,吃的是一塌糊涂,非常过瘾。回到风车山庄,雪越下越大,已有半尺多厚,不由得开始担心,别说是飞机了,能不能离开亚布力都成问题,车还能走吗?最后与组委会约好,早上5:30准时出发,照着5-6个小时的行程准备都打怵,留出了充分的余地。
第二天(3月5日)早上5:00多一点下楼,还好,车子已在等候。此后,一堆的麻烦便来了,一会儿通讯山庄,一会儿风车山庄,到了6:30才正式出发,这个组委会工作有问题。一路上车速很慢,还好驾驶员的技术不错,有着丰富的雪地驾车经历,即使如此,据他说在记忆中,30多年来3月份也未曾见如此大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