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陨石馆的撞击陨石

标签:
临沂陨石馆陨石撞击发现 |
今天,临沂陨石馆陈列了一个陨石撞击标本。它是本馆第二个典型的撞击痕迹陨石。
这是一个来自一个新疆的石铁类陨石,质量10.1千克。长29、宽17、厚9厘米。强磁性。外形呈扁的饼状,又像荷叶。看表面的风化程度,推测原来是埋藏在沙土里,有露头。目前尚未检测。底部表面见有少量橄榄、长石等等矿物。这里主要介绍它的撞击坑,亦即该标本的重要价值。
撞击坑位于陨石的一端,撞击点前端呈45度入射角,坑底部局部有高温熔融的现象。撞击坑近长方形,长12、宽7、深5厘米,可容半个拳头,尾部有三角形破口,疑为后来造成的。背面对应撞出条形脊。这些撞击现象表明,撞击应该发生在陨石带里,陨石被撞击时似乎没有完全冷却,有可塑性。这在地面是无法做到的,也是不可能做到的。被撞击以后,造成该陨石逐渐的脱离了原来运行的轨道并逐渐靠近地球,进而被地球引力捕获。正是因为这个标本撞击痕迹的客观存在,使我们确认该标本及相似的群体属于陨石范畴。类似的陨石撞击标本并不多见,弥足珍贵。它的发现对于探讨我国陨石的分类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
前一篇:初夏去猎陨
后一篇:初衷未改---博文半年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