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三届中国陨石展结束已经2周多了,一直没有时间写总结。今天想起来一些事情,想写出来。概括为一喜两忧。
一喜。是在展览上看见了许多真正的陨石收藏爱好者,带着自己的藏品前来咨询。如上海的老收藏家耿先生,拿出自己收藏的陨石精品参加展览,他还在正规的学术杂志上面发表了2篇研究陨石的文章;一位从青海省地质部门退休的职工出示了他自己采集的特殊金属陨石,认为里面有钻石;一位男子拿出来母亲60年前外国人赠送的一块球粒陨石切片;几位爱好者带着自己的藏品让我们过目;临沂的老乡也通过关系要求鉴定古陨石;一位香港的老板点名要收藏一万元一克的火星陨石(被人戳了),上海的几大古玩城老总也向我们伸出了邀请的橄榄枝;几家拍卖会也前往参观联系。。。。。。所有这些,说明上海市对陨石的认识比以前大有改观。所以说,这是一喜。

两忧。其一,展览过程中有2拨农民模样的参观者,拉着行李车在徘徊,一看就是陨石一类的东西,据说是被某拍卖行来来回回的鉴定骗去了几千元,几乎没有回家的路费了,一个是来自内蒙地区的。另一个据说也是被拍卖行操作骗去了不少钱,陨石没有卖出去。我们不想也不忍心仔细打探,但也不同情这些期望一夜暴富的妄想者。他们几乎不懂的基本的陨石常识,不知道国内民间陨石圈子的活动情况,任由拍卖行玩弄与鼓掌之间,直到口袋里面的钱被人家掏空了,才想起来找民间社团组织,并企图转嫁亏空。据说,全国有不少这样的人上当受骗。而上海市确实存在不少的打着拍卖的旗号骗人的机构。其二,展览过程中发现,一些老板级投资者不懂的陨石如何鉴定,盲目投资,只是听别人讲故事,大把大把的钞票买进了成吨成吨的地球岩石,当做陨石操作。甚至加工成装饰品来出售,使用令人瞠目结舌来形容这些人一点也不为过。还有许多上海的市民,以自己的精细显示自己,借助这次展览免费目鉴的机会,到附近古玩城买一些石头要求鉴定,甚至一天一趟,甚是可爱。鲁迅曾经笔下曾经描述过的小瘪三,以前没有机会见,而这一次,大家却开眼了。
通过3年3届的上海陨石展览,看到这个国际大都会级的城市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认为科普的力度还远远不能够与这个城市相匹配。我们感到任重道远。此时此刻,老徐想起来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话。从现在起,我们就要考虑在上海的第四届陨石展览的举办形式、时间等等。这需要各个省的星友一起努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