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临沂老徐
临沂老徐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710
  • 关注人气:32,55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我们的“诺亚方舟”准备好了吗? (转)

(2012-02-08 09:40:32)
标签:

地震云

卫星云图

地震预测

群测群防

杂谈

2012-01-17 11:52:22.0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

 

    《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讲的是由于自然环境和资源长期被人类掠夺性破坏,地球自身平衡系统面临崩溃,将迎来世界末日。影片的结局是一小部分幸存的人借助方舟获得了继续繁衍和发展的希望,影片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都是十分巨大的。

 

  自30多亿年前地球孕育出生命起,到5.8亿年前寒武纪生物种类大爆发,至今已产生了25亿种生物,其间经历了5次物种大灭绝,99%以上的生物都消失了。人类作为一个物种迟早会消亡,恩格斯称之为“铁的必然性”。但科学证明,人类还有很长的路可以走,2012年绝不是终点。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奋斗史,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干旱、洪涝、台风、低温、冰雪、高温热浪、沙尘暴、病虫害等灾害风险增加,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山洪等灾害仍呈高发态势。自然灾害时空分布、损失程度和影响深度广度出现新变化,各类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难以预见性日显突出。

 

  然而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为或人类诱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自然灾害。人类不停地制造废渣、废水、废气,压榨式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过分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已经导致自然界生态的失衡。当前,全球每年人均从地球岩石圈挖取25吨矿物资源,以70亿人口计,每年将挖取1750亿吨矿物资源,年复一年,掘地不止,威胁到地壳的稳定性,已成为许多地质灾害的诱因。由于水体污染,发展中国家有10亿人喝不到清洁水,世界上由于饮用不洁水而致病死亡的人口,每年超过1000万。人类每年还向大气排放超过1亿吨的烟尘,单是亚洲,每年直接死于有害气体引发呼吸疾病和并发症的就有50万人。地球上已无净土,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人类就有可能遭受前所未有的大灾难。

 

  面对日益严峻的灾害问题,世界各国都纷纷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我国政府于2011年11月发布了《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明确了“十二五”期间防灾减灾工作的目标和要实施的重大项目。比《减灾规划》更深一步的考量,体现在同期发表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中。白皮书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阶段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承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为保护全球气候继续作出贡献。《减灾规划》和白皮书是指导我国各级政府应对灾害、坚持绿色发展的重要指南,也给民间的环保减灾行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应对灾害,跨越2012,离不开国土资源部门的贡献,小如土地利用规划中如何预留防灾避难场所,大如在既定的国土面积中如何进一步加大森林、草场、湿地面积以巩固生态屏障,急的如抓紧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缓的如推进地质科普等,都需要精心谋划。国土资源工作支撑各行各业,影响千秋万代,灾害逞凶之时,正是国土人为国建功之日。

 

  应对灾害,跨越2012,需要人类将物欲之车减速,让先进的思想跟上来。没有先进的思想就没有先进的行动,人类必须从利己主义的立场转向生态整体主义。生态整体主义主张,在整个地球生物圈内,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个体、物种、生态系统本身都具有独立的内在价值,都有获得道德关怀的资格。自然灾害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类的贪婪。人类要想战胜自然灾害,首先要战胜自己。与地球和谐相处,需要每个人转变生活方式,转变生产发展方式,这其实就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并必然伴随着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其艰巨性不亚于两万五千里长征。警报已经拉响,我们准备好“方舟”了吗?

http://www.eqsd.gov.cn/manage/html/ff808181126bebda01126bec4dd00001/_content/12_01/18/1326858733172.html本文转自该网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