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记 [2007年10月18日]

(2007-10-18 18:51:00)
标签:

知识/探索

科学

文化

感悟随笔

谈天说地

职场

亲情友情

 记日记的好处。
 
     自从我从事文物考古工作以来,我就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几十年下来,积累了许多本日记。这些日记,帮我的大脑记下了许多不易回想的资料或事件。是写作过程必不可少的资料库。
 
    沂源会议期间,听北大的黄教授现场介绍26年前的发现情况时,她把时间记错了,在一旁的吕教授或许听到了。在第二天的会议休息间隙,吕教授认真的向我询问了发现的月份与日期,以及参加的人员。等他发言时,表述的就是正确的日期了。
 
    为什么我能较好的记住那个日期呢,因为我是当事人,还有日记。另外,还要感谢恩师贾兰坡老。当沂源猿人化石出土四年后,我有幸赴周口店参加第三期旧石期地层考古培训班。班主任就是贾老。他得知沂源猿人化石就是我亲手挖出的,鼓励我写出发现的过程。他说,这本身就是科学研究的一部分,只有实事求是的写出来,才有助于科研。在贾老的启发下,我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就在周口店的大教室里用两个晚上分别给《化石》杂志写了篇科普文章,给《人类学学报》写了篇调查简报。前者较详细的记录了发现的时间与过程,后者则记述了发现的内容。这两篇短文都是恩师亲自过问,交由杂志发表的。否则,以那时我的身份,《人类学学报》不会给予发表的。文章一经刊发,就有据可查了。自那以后,我就更注重记日记了。如今想来,更应该感谢恩师贾老。明年,是恩师诞辰100周年,我要写一篇贾老如何关怀我们年轻人的纪念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