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说首都圈的防御

(2006-07-14 08:37:11)
  这两天,多家媒体报道,北京将再建130个地震观测站点,这无疑是件好事.连同此前已有的107个站点,首都防御圈就可形成拥有237个站点的庞大观测体系.其目的是争取在震后五到十分钟内测出震中位置和震级等.
 
     我反复想一个简单的问题,国家为什么不去下功夫研究能够在震前预测出地震的仪器,以便提前发布预警,让人民防震?主动防震与被动地等地震发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其结果也是往两个相反的极端发展的.
 
   虽说地震预报是世界科学难题,但它也不是不能攻克的.据笔者从地震吧的留言情况看,国内已涌现出多位测震高手.他们或用自己发明的土仪器测震,或借助于高科技手段测震,均已取得实效.以"农民"为例,我统计了他自2005年5月至
2006年7月间,他测印度尼西亚地震的情况.在总共14次预测中,10次取得实效,占总数的70%.若按三要素的严格要求,则可达50%的成功率.就这水平,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等国能够达到吗?
 
   "农民"是中国的农民,是中国民间测震高手.难道地震局的官员们就没有看见他的业绩?为什么就不能不耻下问?"农民"的技术难道不是中国人的技术?如果采用他们的技术,仅在北京周围设四个观测站,"农民"说他可以提前100小时测出
5级以上的中强震或大震.这可以为国家节省多少资金?
 
 
附:转帖如下.
 
年底前北京将再建130个地震观测点 以便准确测报
中国网 | 时间:2006 年7 月13 日 | 文章来源:中新网

中新社北京七月十三日电北京市地震局官员在此间透露,年底之前北京将再建一百三十个强震观测点,以便对地震发生所造成的破坏程度和震级精度进行准确测报。

地震局官员称,为了应对未来有可能发生的地震危险,目前北京市将在已有七十个强震观测点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百三十个,并在年底前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

据地震专家介绍,当以北京为中心,包括河北、天津、山西等一些周边地区的“首都圈”发生四级以上地震时,强震观测点将在五到十分钟之内对地震位置、发生时间、震级参数和破坏程度作出较为精确的速报。

在解释“首都地震圈”时专家指出,“首都圈”地理构造比较复杂,是中国的地震重点防御地区。今年七月四日上午八时北京门头沟地区发生三级地震,中午十一时五十六分河北省文安再次发生五点一级地震。专家说,华北平原属于地震多发地带,三、四级地震在这个地区都属于地震正常活动,仅发生两次地震就说今年属于地震活跃年份是不准确的。 (记者 于立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