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中国的屏风上

(2006-10-25 22:05:54)

 

前些天在单向街买到了毛姆的《在中国的屏风上》,这是毛姆1920年中国之行的游记,共58篇,我大概是在1989年或者1990年读的这本书,是某个冬日的上午睡醒后,在对面宿舍阿顾的书桌旁边喝茶边翻看的,看完印象深刻。后来想买却买不到,这回买到后我立即翻看原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个段落,觉得还是值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段落出自第八篇《内阁部长》,毛姆拜会了当时中国政府的一个内阁部长——“他是一个清瘦的人,中等身材,有着一双瘦削、文雅的手;他透过金边眼镜望着我,那双又大又黑的眼睛中流露出一丝忧郁。”部长谈论了中华文明的衰败,然后邀请毛姆欣赏他收藏的书画等中国艺术品。关于艺术,毛姆对部长的评价是——“他是个行家”。最后一段如下:

 

   但对我而言,这次见面中最奇妙的事情是,我从一开始就知道他根本就是个恶棍,腐败渎职、寡廉鲜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是一个搜刮的高手,通过极其恶劣的手段掠夺了大量财富。他是个虚伪、残忍、报复心强、行贿受贿的人,中国沦落到他所悲叹的这个地步,他本人也难辞其咎。然而,当他拿起一只青花小花瓶时,他的手指微曲,带着一种迷人的温情,忧郁的目光仿佛在轻轻地抚摸,他的双唇微微张开,似乎发出一声充满欲望的叹息。

 

第二个段落出自第十二篇《画》,毛姆在某个小客店遇见一个不知是官员还是学者的中国男子:

 

   为了打发闲暇的时光,他取出石砚,加了点水,用一块墨研磨了一会,随后他举起那支用来写一手好字的毛笔在墙上挥毫画了一株梅花,一只小鸟立于其上。虽是一挥而就,却游刃有余。我不知是何种好运给了画家这般灵感:鸟儿在枝头雀跃,而梅花娇嫩羞涩。和煦的春风似乎从画中拂面而来,吹进这陋室,而在这一瞬间,你便领悟了永恒的真谛。

 

这段话让我想起尤瑟纳尔《东方奇观》的第一篇《王佛脱险记》中关于中国画的神奇描写。

 

第三个段落出自第十一篇《恐惧》,毛姆和一个已经在中国十七年的英国传教士的一番问答:

 

“告诉我,”我问道,“要是中国人不接受基督的信仰,你相信上帝会判他们以永恒的惩罚吗?”

我明白我问得粗鲁,不够婉转,因为这位老人抿紧了嘴唇。然而他还是作了回答。

“福音的全部教导势必让人得出那个结论。没有什么例外,也没有耶酥基督的明白有力的话语人们可以引证而得出相反的结论。”

 

这个传教士的回答着实让我印象深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