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中山公园,承载几代人记忆的城市公园

标签:
沈阳千代田公园中山公园 |
分类: 楗行城市 |
沈阳中山公园位于沈阳市和平区的太原街街道,地处于沈阳市和平区的中心位置,是沈阳市内知名的重点公园之一,也是很多沈阳人心中的记忆符号。
沈阳中山公园最初为一处苗圃,它的历史与日俄战争日本取胜后获得的满铁附属地紧密相连,当时日本以满铁的名义通过强占、兼并和租赁等形式在铁路沿线地段建立了类似于租界且具有殖民性质的特殊区域,这其中就包含沈阳的“奉天附属地”,在1910年奉天驿交付使用后,满铁开始在当时的沈阳加速其新市街计划,中山公园就是在那时被建设起来的,当时的名称以日本东京核心区域的“千代田”为名,名为千代田公园。
千代田公园于1924年制定公园建设规划,在规划中,公园被划分成游览、运动、儿童游乐及动物观赏等不同的区域,1926年千代田公园初步建成,成为当时满铁附属地中供公众游玩的场所。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沈阳失守,东北沦陷,千代田公园开始限制中国人进入,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重新回归国人怀抱,194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千代田公园更名为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地处于沈阳的繁华地带,在新中国成立后,这里被建设成沈阳市的重点公园,成为了沈阳这座城市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它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兴衰和变迁,也历经了多次重修和改造,不过公园仍旧保持着原来的规划布局,很多地点未曾有过大的改变,至今仍旧是公园的标志性景点。
沉池是沈阳中山公园中的经典景观,相传沉池的造型来自于一艘日本战舰,这艘战舰的名字也叫“千代田”,并曾参与了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沉池的修建昭示着当时日本人的侵略野心,1965年,沉池中央的雕塑改为了儿童造型,这里由此成为了很多孩子们拍照留念的胜地。
中山公园曾经是沈阳的水源地,当时满铁为满足在沈日本人的生活用水需要,于1915年在现在公园西门附近建成了第一座水塔,这也是沈阳城市供水的标志,后来随着附属地居民数量激增,原有的水塔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用水需要,于是在1923年开始建造第二座水塔,并于1928年建成投入使用,这座水塔便是如今位于中山公园西南角的千代田水塔,这是一座钢混结构的圆筒式建筑,其高度有53.55米,在建成后成为了当时沈阳最高的建筑物。
千代田水塔于1962年停止使用,如今已成为一处文物保护单位,这座水塔见证了沈阳这座城市的供水历史,但它也铭刻着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证。
沈阳中山公园于2003年停止收取门票,2005年,改为开放式公园,2007年,中山公园再次迎来了一次大规模改造,在这次改造中,园区内彻底拆除了原有的游乐设施,并增建了一处人工湖,栽种了多种名贵的树木,使中山公园成为了沈阳一座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休闲公园。
中山公园是伴随一代代沈阳人成长和老去的城市公园,它承载了很多人的记忆,保留着很多人的童年时光,如今它仍旧深受市民的喜爱,每天都会迎来无数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