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舍利塔滩地公园,集历史文化与滩地风光于一体的休闲公园

标签:
沈阳舍利塔无垢净光舍利塔盛京碑林塔湾 |
分类: 楗行城市 |
沈阳舍利塔滩地公园位于沈阳市皇姑区的西部,是沈阳一座集历史文化与滩地风光于一体的城市休闲公园,是沈阳舍利塔地区整体改造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当时沈阳城市建设的重点民生工程。
沈阳舍利塔滩地公园是一处具有观赏价值的历史文化场所,公园以无垢净光舍利塔为中心,这是沈阳市区现存较为久远的古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无垢净光舍利塔始建于辽代,当时辽朝盛行佛教,因此修庙建塔之风很盛,百姓为祈求风调雨顺和国泰民安,共同发愿出资在原唐代寺庙旁修建了佛塔,这便是沈阳舍利塔的由来。
沈阳无垢净光舍利塔为13层密檐八角形砖塔,整体可分为地宫、塔座、塔身、塔檐和塔刹五部分,地宫在基座以下,是珍藏佛舍利的地方,在1985年维修时,工作人员在这里出土了鎏金佛、舍利子、经卷和瓷器等大批文物,它们都是研究建塔和辽代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辽代兴建的舍利塔正是古辽河水流经的地方,河水在这里形成一道河湾,于是人们便开始管这里叫“塔湾”,到清崇德年间,皇太极敕工部重修寺庙和佛塔,不过那时河水已经改道,因无水而思龙,于是赐名为回龙寺,从那时起,回龙寺便成为盛京城外一座标志性的佛教建筑,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这里都香火极旺,是人们焚香祈福的好去处,在乾隆皇帝东巡时,他还曾亲自为回龙寺题词“万福之原”。
1877年,清政府开始在沈阳兴修水利,河水重新流经舍利塔一带,“塔湾”之名重新启用,在后来由大文人缪润绂总结出的“陪京八景”中,“塔湾夕照”被列为八景之一,舍利塔所在的位置成为了后世所传“盛京八景”中的标志性景点。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回龙寺在战火中被毁,后历经战乱与朝代更迭,舍利塔地区沦为沈阳一处大面积的棚户区,直到2008年,回龙寺的重建工程才正式启动,新的回龙寺建筑群按照唐代风格修建,整座建筑雄伟庄严、古朴大方,体现出唐代建筑的结构之美。
沈阳舍利塔滩地公园于2009年“十一”前对外开放,2014年开始升级改造,在公园内新建了盛京碑林园区,还新建了一座汉白玉“盛京碑林”石牌楼,牌楼为“六柱五间”构造,在顶部设有朝天吼,底部摆放有六组12只汉白玉石狮,有着关于吉祥与平安的寓意。
盛京碑林园区位于滩地公园的东部,这是一组仿辽代的古典园林式建筑,辽代建筑与同时期的宋代相比,更多承袭和保留了晚唐及五代时期北方建筑的特点,建筑的用材偏大,整体给人感觉比较庄严和稳重,目前这组建筑已被辟为沈阳盛京碑林陈列馆,为人们探寻历史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场所。
沈阳盛京碑林陈列馆集中馆藏了沈阳地区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大量石碑,这些石碑的内容包括有文化教育、古城建置、庙宇维修、工商经贸、慈善募捐及人物志等,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沈阳地区几百年来的历史沿革、地理风貌和人文风俗,这些都是研究沈阳地域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
盛京碑林陈列馆是展示和保存沈阳几十年来收集的各类碑刻的专题陈列馆,馆内还收藏和保存了很多碑首、碑座、石狮子及建筑构件等,陈列馆集历史文化与艺术观赏价值于一身,成为沈阳一处重要的公共文化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