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救市吗?
股市重挫,大盘狂泻,有人择机离局,有人觊觑“抄底”,有的人,则一如既往地表露出诡秘莫测的城府与心机。
5日,沪深股市先跌后升,神奇地双双翻红。而6月4日,包括景顺长城、益民、广发、华宝兴业等在内的数家基金公司旗下偏股型基金产品获准发行。于是,二者之间很自然地建立了些许微妙的联系。在哀鸿遍地的背景下,新基获发被业内人士解读为火线救援,认为这是有关方面在稳定人心,甚至,是在“救市”。
真的可作如此乐观的判断吗?目前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被印花税重挫的股市,已经符合了监管层所孜孜以求的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的健康标准,监管层不希望急促的下跌脱离健康的轨道?又有什么可以明示,所谓的健康股市的健康点位究竟在哪里?也许一切都是模糊判断之下的模糊管理,至今,连沪深两市究竟有多少活跃账户都未能搞清楚,至于政策对市场造成的冲击和影响,恐怕也难说有理性、健康的预期评价。
跟着感觉走,并不是对监管者的刻意贬低,而是政策制订者从未给市场以具有说服力的分析。除了认为股市有泡沫,投机炒作严重,除了咬定维护股市健康和长远持续发展,监管层何曾为股民描述过,他们所认为的健康的股市,究竟是个什么模样?假如真的如业界所认为,沉寂了近一个月的新基金批量获发,传达了护盘、稳定人心甚至救市的明确政策信号,那不过恰恰证明,夜半鸡叫之时出台的政策对股市所造成的打击,已经超出监管层所认可的波动范围,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政策失误。出其不意的时刻弄出的出人意料的政策,其效果决不仅仅是只出乎投资者的意料。
市场终究是公平的,它对任何自信能够掌控其于股掌之人都报以白眼。
揣摩政策制订者对当前的股市状况持何种态度,在目前信息披露信任缺失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多少成算。沪深两市股指在5日先跌后升以微弱点数翻红,到底是连续暴跌之后的技术性反弹,还是市场领悟到了政策吞吞吐吐决不明说的意味深长,仍有待于后市的判断。
自然,题材和消息,都是股市炒作的杠杆支点,没有炒作没有投机的股市,才是一个不正常的股市。监管层发出信号,市场顺势而为,谁又能否认这其间不存在题材炒作联动?如果说监管层确实动了护盘之心,那无妨将前几天三大证券报的社论也看作一种暗示。没有人会天真地认为那仅是报纸自己的社论,虽然其中不忘重申健康理性的股市理念,可言辞间分明中气不足。而就在批量批准新基金发行之前,监管部门还召集了约7家操作风格上相对激进的基金公司开会,希望基金坚持价值投资理念,不要参与短期炒作、波段操作——这些是否是暗示了市场风向的题材?又希望积聚市场人气,又希望不要上蹿下跳过于前卫,可作如此理解吗?
对于连日暴跌,人气骤散的股市现状,舆论一般认为实际脱离了监管层的预想轨道。这应该是“救市”论最有力的论据。果如此,关爱股市的“救市”之举,实质是和谐股市的政治诉求。与其说是在对遭遇重创的市场予以修复,不如说是为政策的莽撞打补丁。
在政策的效果和市场的动荡以及投资者的损失之间作个理性、实事求是的得失利弊权衡,是时候了。
20070605
20070606《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