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睡,还是不睡

(2007-01-24 15:28:45)
睡,还是不睡
   
    每年的这几天,都是地方“两会”时间,于是,每年的这几天,总有点“鲜活”的新闻出来。
    今天,24日,从网上就看到了两条挺“鲜活”的消息。
    一个是广州市长张广宁的,他说,“政府不是不管房价,我也很想调低房价。但是越说调低,就越高。”——这个句式有点耳熟。突然想到,23日,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调整心脑血管等10类354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其中70%的品种(包括200种)下调价格,平均降价幅度为20%,最大降幅85%,降价金额约70亿元。
    这已经是有关部门第20次降低药品的价格了。但印象里,药价却并未降低多少,反而有不断上涨之势。把张市长的“房价”换成“药价”,好像也很合适——“政府不是不管药价,我也很想调低药价。但是越说调低,就越高。”
    房价和药价,有什么内在的深刻联系?有点意思。
    在这个会上,张市长还说了一句话,“市场很难控制的。有时候房价就像股票一样,拼命看涨。但我尽量还是把它调得低一些。”
    房价和股票,又有什么内在的深刻联系?也有点意思。
   
    第二个消息。网易和新浪上都挂了一组沈阳人代会部分代表睡大觉的图片。
    图片后是说明——1月23日,笔者在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见到,个别人大代表竟然在庄严的会议上酣然而睡,激烈的会场鼓掌声也没能唤醒他们的沉睡。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酣睡,那怎能将人民的嘱托表达好,又怎能为人民说话,又怎能让人民放心!(龙杰)
    这个图片新闻的用意很明显了,可是,它仍然属于一个不动脑子的报道。假如一个代表在热烈鼓掌时,恰好弯身拣掉在地上的铅笔或者什么,恰好,又被拍到并放在了网上,能说明什么呢?
    这组图片,也可以有这样几种理解。
    一、酣然而睡,未必不是对枯燥、空洞的一种本能反应。
    二、激烈的会场鼓掌声,未必就说明报告是精彩的,大会是成功的——鼓掌并且热烈鼓掌,经常是一种程序性的、本能的条件反射。经常见到领导念完一段,停顿片刻,等待掌声。听会的也往往在此心领神会、配合默契,或者干脆就是别人鼓我也鼓地掌声响起来。鼓了多少次掌,和会议内容的精彩重要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三、庄严的会议,因其是公众的会议而庄严,舍此,也没什么好庄严的。
    四、代表睡觉,未必就不能将人民的嘱托表达好。假如人民没嘱托,或者,代表也没找人民问问有什么嘱托,那么,睡个觉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五、那不睡觉的、热烈鼓掌的,也未必就能将人民的嘱托表达好,未必能为人民说话,未必让人民放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