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大曾说:女人天生爱嫉妒、爱攀比,因此女人之间不存在真正的友情。
这话乍一听起来,真是逆耳。但一仔细斟酌起来却还有几分道理。但我知道,他是男生,他其实不完全懂得女人之间的交往。有些道理,他也仅仅是道听途说而已吧!因为,我从来不认为,女人之间不存在真正的友情。只不过要维系这份默契知心的友情,有些许难度。
昨天我顺藤摸瓜点进了一个好朋友男朋友的空间,恍然发现她曾经向我交代的神秘男朋友长的不赖啊。至少是比我当初瞄的要好很多,不再老气横秋,不再沉闷肃穆,不再放不开,昨天看到的是一个眼神清亮,喜欢憨笑,而又有几分英气的小伙子。顿时对我的好友滋生了一些嫉妒之心,不过很快这份嫉妒就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恩。不错。可以。这下他终于能配的上我的死党好友了。行,该放心了。她那小性子,应该能得到他的充分宽容,挺好的。般配。靠谱。这小妮子可以幸福了。
另一个是同窗。我们实际的交往正是快大学毕业的时分。为了避免寂寞,她跟我同住了一段时间,于是我们在黝黑的深夜里谈起了很多事。她天性直白,什么都说,悠久的恋情,暧昧的三角关系,偶得的一夜情,以及荒唐的青春自残事件等等吧!她对我毫不避讳,也许是经历了太多,心灵早就是一片沧海桑田,不忌讳他人用甚样的目光去打量她了。她对青春的坦然面对,到让我当时感到了措手不及。因为,我从来没想到柔弱的她,能有这样的超然和淡定。与此同时,我对她还是以怜惜为主。因为她所受的那些伤都来自一些玩世不恭男人,因此作为姐妹,我和她是同仇敌忾的。
我清醒的记得临毕业,我对她的再三叮嘱:过去的都过去了,千万别再跟朋友提起。尤其不要跟新的男朋友提起。以后好好生活,做个规矩的女人。她听着笑着,她的笑意味深长,但很快就理解了我对她的那份担忧。那一刻,我们是心照不宣的。后来她结婚了,听到消息,我很是惊喜。她终于好好地把自己嫁掉了,那些花花事终于消停了,她终于可以做幸福的小女人了。这个想法是多么发自肺腑,也许只有我自己明白了。
每每听说同窗好友结婚生子的消息,我都蛮开心。不过看人家的老公长的帅气,也会嫉妒;看人家工作的体面又光鲜,也会顿生醋意;看人家婚纱照照的美轮美焕,一边是眼羡,一边是索要;看人家蜜月旅行中那份幸福劲头儿,也会故作不屑表情,其实内心早就期待也要去畅游一番……于是,这样的我总是爱嫉妒。可总也能渐渐平静,然后过自己逍遥的日子。
我想这是我的真性情,比如恍然发现好友其实有个不错的男朋友,不得不推翻当初对人家盲目的评价;比如因为怜惜我的同乡而对她的婚事格外关注,希望她“从良”告别混乱,过上幸福甜美的日子,这些都是真心使然,都是我由衷对她们的祝福。因为说,女人之间不存在真正的友情,我是保持怀疑精神的。嫉妒其实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心态,但并不阴暗,因为一刹那的嫉妒之兴起,并不能真正左右彼此友好的关系;除非因嫉妒而执行了不可告人的坏事,这样的嫉妒才是最损的,最邪恶的。
我坚持良性嫉妒,是因为嫉妒是人的弱点,基本上谁也无法克服。可我们完全可以避免因为嫉妒,就去做傻事的行为。只要不做坏事傻事,我嫉妒你一下那有怎么样呢?反正,一切都只在我内心滋生或者游走。一旦嫉妒之意漫漫消失了,朋友还是要做的。如果因为嫉妒,而翻脸,而疏远,那只能说我们的友情本身就脆弱不堪,不值得维系。那么不值得维系的友情,就不要再维系了。至今,我相信一句话:真心希望朋友幸福,才是真正够哥们够姐妹。为友之忧而优,为友之优而优,才能称之为真正的至深好友。
林夕在《曾经》一书中曾说:真心为别人快乐是罕见的。
我觉得他说的真是老辣,同时并不悲观。因为这也是解释了为什么,真正能成为知心好友的人为什么仅仅只有三三两两的人了。因为只有极少的人能成为自己的至交,能与我们共患难共呼吸,始终保持同一阵线。因为一般的朋友很难与我们同命相连,一般的朋友听到我们的好事,都会嫉妒甚至摆出一副不屑的阿Q精神的表情。但现在想来,实在没必要深究一些朋友因嫉妒我们而与我们产生了不由分说的隔阂,因为我们不也常常吃醋嫉妒,甚至说一些无伤大雅的坏话去诋毁他吗?既然如此,我们都不是圣人,就别装的老成持重,仿佛一切都能自控似的。其实,有些心理我们根本无法自控,就像这嫉妒。
保持良性嫉妒,只停留于心。不把它看的太过严重,更不必因为不满不服就对人家做手脚,毕竟人家幸福是人家的福,与你并没有太多关系。我们只能观望,眼羡。但觉得不能对人家的美好,实施不甘心的打击,如果是这样的狭碍心态,基本上他跟恶魔没什么两样了。能在嫉妒的时候,静观其变,客观分析自己与人家的距离,是难得的自省。因为参考他的幸福生活,我们往往才能发现自身很多毛病。如果能将嫉妒化为励志的素材,那么这嫉妒是值得的,良性的。还好,我所坚持的良性嫉妒就是这个最终目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