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是我至今最喜欢的作家。中学看她的书,是凑热闹。大学才方才了解真实的她。
除了三毛,我也曾极度迷恋张爱玲的细致和精致,但张的色调太抑郁,对人生的看待太尖锐刻薄。悲凉的东西太多。后就是安妮宝贝,安妮的措辞丰富,堆彻词汇的能力很强,处理人物内心的笔法相当细腻。但如果单因为措辞而迷恋她,我到没有。甚至,我对安妮冷静的高贵气充满了怀疑。自个调制的贵族气和与生俱来拥有的是完全不同的。不喜欢。
但三毛不同,三毛率直,不做作,写的东西行如流水,几乎与心灵吻合。她文字平实,总有深的寓意藏在其中。
因此我相信喜欢三毛的人比喜欢张的多,比安妮的多。我喜欢真实的表达,没有任何遮拦地抒发情感。而三毛就是这样一个不羁的作家。她对生活的理解,永远是乐观的透彻,这一点跟张正好背道而驰。她出身书香门第,但从不用背景标榜自己,她永远坚持做朴实大度的自己。而这些与迷恋物质,喜欢往自己身上贴金粉的安妮又大相径庭。所以,三毛仍旧是至今最浪漫洒脱的作家,她没有张的高傲,也没安的骄奢,她是一支饱满的麦穗。总能给予人们更多希望。
三毛原名陈平。小时的她是个有别致想法的孩子。因为一篇在老师眼里荒唐的作文,而遭到被画熊猫眼的惩罚。初二辍学,由父母亲自教导。她在家整整呆了七年,阅览了七年的书,孤独了七年,也充实了七年。后来,她读大学,疯狂喜欢比自己大许多的老师,疯狂地追求人家。一败涂地,出国留学。……认识荷西,燃起爱情的日子,在撒哈拉沙漠构筑自己简陋的家~
她的癫狂不是一般的,她喜欢自由,喜欢与自然握手,表达最真实的自我。她说过:我不想活在别人期待的角色里,我不。我要做我自己,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
我喜欢这样的三毛。
我以为她会继续洒脱地明快地走下去,写下去。但她居然用自缢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荷西出意外之后,三毛结束了14年的异国流浪生涯。她将自己深深埋在繁忙的工作中,似乎只有忙起来,才能忘记对荷西的思念。可日子重复,思念却也在加剧,孤独贯穿着她的生命。疾病也缠身,累到及至的三毛终于选择了最世俗的解脱方式。这是我觉得她最残缺的地方,她生前给很多女性做着积极豁达的榜样,她不该用这样的结局,告慰那些她身后的人们。
也许她也想说,她是想念荷西而去的,也许她早就想用自杀来寻求更长远的洒脱,所以她走了。至于身前的繁华,她没有任何眷恋,她对名利和物质没有特别的嗜好。一生都没有一间象样的房子,一生都在单纯地游走,一生只享受了48年的光景……
这样的女人很不现实吧,可她来过,现实存在过,她的癫狂成就了她的文学,赋予了她有意义的沙漠生活,同样这癫狂也让她结束了短短的一生,长眠于地下。。
她好傻吧!简直就是一个疯女人,令人惋惜的疯女人。
我写她。我想起了她,当我沮丧,我总能从她的文字中得到安慰。她的力量总是优雅的,适合吞咽的优雅。她的一生都是简单地,简单的快乐,简单的痛苦。简单的死亡~
我也想做个癫狂的疯女人。真实地活着,真实地面对自己,毫不掩饰地过一生。但她的最后一次癫狂,我不会相仿。我还学不来那么彻底的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