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公斤粽子是这样包成的

“粽星”模型。
正在民生广场江边亲水平台举办的南宁第三届水街美食节一个大亮点是一个重达100公斤的粽子。广大市民在为这个超大的“个子”折服的同时,也想知道这么大的粽子是怎么包出来的。4月26日上午,记者专程前往美食节现场,向制作这个大粽子的商家深挖“内幕”。
记者来到美食节现场时,这个号称“粽星”的大粽子早已在2月24日美食节开幕当天被市民分享完毕。“粽星”掀开红盖头的地方,还像开幕那天一样,摆放着几张桌子,桌子上罩着一层红布。这排桌子的中间,摆着一个据说和“粽星”一样大小的大粽子模型,以便后面慕名而来的市民游客能从模型中一睹“粽星”的芳容。
这个“粽星”的“替身”身上绑着红绳子,戴着大红花,不管是近看还是远观,都像是一个真的粽子。“这么大的粽子,放在这里给雨这么淋着,太可惜了。”一位不知“内幕”的阿姨走近看了看,一副十分惋惜的神情,还真以为这个“替身”就是“粽星”本身。
在这里品尝美食的市民告诉记者,美食节开幕当天,“粽星”出场派头可真不小,引起的轰动也不小。美食开幕仪式上,“粽星”被策划者用一层红布掩盖起来,等到“良辰吉时”才在一片期待目光中被揭开“红盖头”。芳容初露的“粽星”,身下还垫着1000个小巧的凉粽和1000个糍粑,这让“粽星”看起来身形更为丰满硕大。
“红盖头”一揭开,现场一片欢呼,大家都争先恐后目睹一眼“粽星”的真面目,品尝它的美味。最后,美食节主办方和商家及时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餐具,将这个大粽子分给大家品尝,满足了大家的期待和要求。
“粽星”是由水街一家老牌凉粽企业加工制作的。
4月26日上午,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张美芬告诉记者,“粽星”配料和日常包小粽子的配料基本一样,主要有糯米、绿豆、板栗、八宝豆、猪肉等,区别在于配料的量和制作上。
“我们包这个粽子用了50公斤糯米,30公斤绿豆、7.5公斤八宝豆、5公斤板栗、7.5公斤猪肉。”她介绍说,单单包这个粽子所用的粽叶就有10公斤重,整个粽子连人工费、运费一起达到800元的成本。
由于她在水街的店面设备有限,这个“粽星”只能到她在横县的一个专门制作粽子的工厂里加工。为了解决包这个大粽子的绑绳难题,商家还专门制作了一张包大粽子用的桌子,桌面被开出一条条缝,粽子放在上面绳子可以从下面自由穿过。
“要4个人连续包了两个小时才包完,提前泡米、泡豆子、切猪肉等配料的准备时间还不算。”她说,包完以后,还要用大锅炉连续煮了一天一夜,直到美食节开幕那天早上才从横县用专车拉到现场。
以赢利为本的商家,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心思制作并推出这样的大粽子给广大市民免费品尝?张美芬的回答是:一是为了宣传水街美食,一是为了答谢广大市民对水街美食的支持和厚爱。
西乡塘区华强街道党工委书记莫永新告诉记者,水街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民国初期,水街已经开设一些饮食店铺,经营传统小吃,并发展有专门经营地方风味小吃的夜市,大都沿街设摊,通宵达旦经营。本届美食节,不管是“粽星”的推出,还是水街其他美食的展现,都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水街美食品牌,打造属于南宁人自己的美食品牌和美食文化。
本报记者陆波岸
文/图
本文2010年04月28日发表于《南宁日报》第11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