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归途 民生大考
——南宁火车站见闻

风雨交加挡不住回家的脚步。

风雨交加挡不住回家的脚步。

孩子,妈妈带你回家。

祖孙相携一同回家。
昨天、前天是周末,寒雨袭邕城。南宁各大车站却人流如潮,买票
、上车、下车,或从南宁始发,或到南宁中转,或至南宁终点,人们都想赶在春运来到之前,能尽早回到家。
更有报道说:北京铁路局根据北京地区客流特点宣布,从1月20日起北京铁路运输部门进入春运状态,这比全国春运提前了10天,春运将一直持续到3月10日。
自从“春运”这一中国独有的现象诞生的那一天起,全国范围内这样的人口“大迁徙”景象就没有间断过,如此年复一年地演绎,且有一年比一年“壮观”的迹象。
几乎是中国春运鸣响第一声汽笛的那一刻起,农民工朋友便成了春运最重要的客流。或者说,中国春运的诞生,很大一个促成因素是中国“民工潮”的形成,且日益庞大。他们开春进城,收冬返乡,或结伴而行,或单独跋涉,为城市建设,为农村致富,为家庭生活。
寒雨无法阻挡归途脚步,数以千万计的“回家人”,是亲情 、民情 、国情的大融会,也是一场民生的大考。
这场大考,除了“行”,还囊括了“衣 、食 、住”等方方面面的民生问题。
在春运这场大考里,一个重要的参数就是这些“回家人”的收获,是满载而归还是两手空空,特别是农民工朋友,这个参数不仅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生活问题,还关系到一个家庭的“衣、食
、住 、行”,关系到一个社会的稳定和谐,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小康富足。
值得欣慰的是,相关部门为这个参数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南宁市使出“企业拖欠工资可能被清出南宁市场”撒手锏,保障农民工按时领到工资回家过年。
民生之本,就业第一。顺利“回家”还不能给大考打满分,这场大考的命题范围还应该包括顺利返城,广大农民工朋友顺利找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为新一年的营生找到一个好的归宿。虽然国际经济似乎已经渐渐走出危机困境,可世界人口大国的中国,就业担子一直不轻。
这个周末(1月30日),2010年春运将正式鸣笛,在历时40天的民生大考里,但愿归途少点风雨、多点阳光,于回家人,于国计民生。
本报记者陆波岸 文/图
本文2010年1月25日发表于《南宁日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