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热线:岁月更替 真情不改

“岁月更替,真情不改。”时光刚刚迈过新一年的门槛,南宁市市长热线就向广大市民作出了承诺,将一如既往在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中发挥积极作用。
走进新一年,市长热线进入了9岁。9个春秋风雨相伴,3000多个日夜真情相牵,这个当年只有两部电话机的机构,已然成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密切沟通的“连心桥”、社情民意的“直通车”。
点滴为民情,汇成了一组感人的数据:2001年11月11日开通至2009年年底,市长热线电话共接听市民来电近90万个,受理有效来电34万多个,办结率达100%,为民办实事5万多件。
看似枯燥的数字背后,是一份对百姓冷暖的牵挂,是一份执政为民的承诺。
市长热线每个月接听的1万多个电话中,小到下水道被堵、孩子走失,甚至夫妻吵架,大到城市规划管理和环境保护等问题。
“群众利益无小事。”不管市民反映的是大事还是小情,市长热线工作人员都坚持对每一个来电所反映的社情民意认真梳理,综合分析,然后呈报
市领导,并交由责任单位限期办理。
“我们原以为市长热线电话只是摆设,没想到还真管用。”说起市长热线,市民李先生激动了。
2009年2月14日,南宁一家复合肥料厂发生硫酸泄漏事故,李先生将情况反映到市长热线后,相关部门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查实,划定警戒区域,安抚群众,维护现场秩序,并封堵受污染的鱼塘出口,防止了邕江水体被污染。
这样的结果,在李先生的期望之中,却也在李先生的意料之外。
当2009年的最后一丝霞光渐渐没入青山塔影定格成为夜色的时候,市长热线依然静静守侯着这片土地的万家灯火;当2010年的第一抹曙光还没有完全照亮邕城这片温暖大地的时候,市长热线已经默默牵挂着壮乡首府的百姓冷暖。
逝去的是岁月,不变的是真情。更多像李先生这样的市民应该相信:新的一年,市长热线将一如既往倾心听民情、答民意、解民忧,给广大市民带来新的收获、新的实惠。
本报记者陆波岸
本文2010年1月1日发表于《南宁日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