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位养野猪大户的“野心”

(2009-12-23 22:15:28)
标签:

猪圈

野猪养殖

精料

刘庆国

伶俐镇

财经

分类: 社会纵横

 

一位养野猪大户的“野心” 


 一位养野猪大户的“野心”
  
    刘庆国在给野猪喂青饲料。 

 

    一个从来没有养过猪的人,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养野猪养出了名气,成为备受当地政府和群众好评的野猪养殖大户。


    这个人叫刘庆国,西乡塘区双定镇秀山村委花伏坡一个很普通的农民。


    11月24日,记者到刘庆国家探个究竟,发现这一切靠的是一个农民一颗普通而难得的“野心”。


    
想赚大钱的“野心”:不开货车养野猪


    刘庆国养野猪,完全是件阴差阳错的事情。


    “我从来没有养过猪。”他说,“我一直都是开大货车,帮别人拉货,有长途有短途,有时是香蕉,有时是水泥。”


    “开车太辛苦了,搞得我得了胃病,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刘庆国向记者回忆这个“人生转折点”时说,“2007年,生猪价格很贵。看着别人养猪赚不少钱,我就有了养猪的念头。”


    2008年,打着养猪赚大钱小算盘的刘庆国在自家一块足有5亩的空地上,开始建起了猪圈,打算养殖一批生猪,以取得不再辛苦开车后更大的家庭收入。


    正当为养家猪而建猪圈时,刘庆国养猪的想法发生了变化。


    “青秀区伶俐镇有个养殖野猪的大户,名叫刘莹。我弟弟和她的孩子是同学。”刘庆国告诉记者,“我在建猪圈的时候,我弟弟就把这个事情告诉我,让我考虑要不要养野猪。” 


    怀着好奇心的刘庆国根据弟弟提供的信息,给刘莹打去了电话。


    “她告诉我,养野猪前景很大。特别是我们双定这里,香蕉种植多,青料丰富,成本会很低。”刘庆国说,得到来自刘莹的信息和鼓励后,他马上改变当初的想法,有了养野猪的念头。


    把猪圈建好后,一心想着赚更多钱的刘庆国没有急着养猪,而是跑到伶俐镇去向刘莹学习养野猪的经验。


    “我在她那里学习了3个月,从基本喂猪方法到饲养技术,我都认真学了一遍。”刘庆国说,学习过程中,他更坚定了养野猪赚大钱的信念。


    三个月后,从伶俐学成回来的刘庆国不但带回了一门养野猪的技术,还带回了一批野猪种。


    “我向刘莹买了12头野母猪,配好种的,每头3500元;后备野母猪3头,每头1800元;1头野公猪,花了5000元。”刘庆国说,2009年1月1日,这批投入不小的野猪种被拉到他事先建好的猪圈时,他养野猪致富的路正式迈开了第一步。

   
降低成本的“野心”:不唯师传辟新路


    师从刘莹的刘庆国,却辟出一条自己养野猪的新路子,为的是降低成本多赚钱。


    “我这里青料多,喂的差不多都是青料。”他说,他养的野猪,主要以当地的香蕉叶、香蕉秆、香蕉以及甘蔗为主要青料,喂米粉等精料很少。


    “一头10公斤以上的野猪,一天喂玉米粉和米糠做的精料不超过2两。”刘庆国抓了一小把米糠告诉记者,每天一大早,他把猪圈一打开,野猪马上跑出去,到外面近3亩的“运动场”上跑步。等它们互相追逐跑了大概10分钟停下来后,他就把准备好的青料喂它们。


    “中午也是用青料来喂。”他说,“只有到了傍晚赶它们进猪圈前才抓一把精料喂它们。喂青料习惯了,精料喂多了它们会拉肚子。10公斤以下的小猪则需要每天三餐都喂精料,但量也不能太多。”“这样喂养的野猪,成本会很低。”刘庆国说,他养一头野猪,从出生到出栏需要7个月的时间,只需要300元到400元的成本。


    刘庆国照料小猪也有自己独特的办法。他购买一批类似一块木板、可以发热的装置,每个猪圈围一个小“包厢”,用毯子把这个装置包好,放在地上,接通电源,把温度调整在25℃,在小猪吃完奶后,把它们赶到小“包厢”里面取暖,直到它们长到10公斤。


    “很多人是用电灯泡来给小猪保温,但那样做很耗费电,成本高,供热也不均匀,效果不是很好。”刘庆国总结说,实践证明,他自己摸索出来的这个办法切实可行。


    “当然,养野猪和别的劳动一样,要想得到好的收入,还要勤快。”刘庆国说,他除了每天按时放养野猪和喂料,还要把猪圈打扫得像人居住的房子那样干净,小猪睡的包在发热装置外的毯子,也要经常清洗,“两三天要洗一次,比洗人睡的被子还要勤快。”

 

追求富裕的“野心”: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现在,刘庆国养野猪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阔。


    “我现在养有25头种猪,存栏小猪150头。”刘庆国告诉记者,经过差不多一年的努力和摸索,他已经看到了养野猪的好前景。


    记者在刘庆国的野猪养殖基地看到,这里的猪圈建设和一般大型养猪场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猪圈内,哺乳期的野母猪在给猪仔喂奶,嗷嗷而叫。待产的野母猪,静卧圈内,鼾声均匀。


    不同的是,猪圈外面有一片很大的空地,空地上除了几棵树之外,没有任何杂草,一群野猪有大有小,在空地上来回活动。这就是刘庆国说的野猪的“运动场”,放养的是10公斤以上的野猪。每天早上,刘庆国都要按时起床,将关了一夜的野猪放养到“运动场”上,让他们在外面自由活动,在这里喂青料,等到太阳落山的时候,他才一声叫唤,把它们叫回猪圈里。


    “我已经卖了100多头野猪。一头能出栏的野猪有30公斤到35公斤重,每公斤36元。”他说,“这些野猪都是送饭店,可以说供不应求。有时候我们送猪上门,有时候老板亲自来要。”


    看到野猪市场前景的刘庆国,致富的“野心”越来越大。


    “到目前为止,我在野猪养殖上已经投入了18万元。这个成本起码要两年时间才能赚回来。”他说,“但是,我还是看到了养野猪的大市场大赚头。”刘庆国告诉记者,他准备再建两个像现在这么大的野猪养殖基地,扩大养殖规模,把这个自己看好的产业做大,追求一个更加富裕的生活。


    本报记者陆波岸 文/图   

  
本文2009年11月27日发表于《南宁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