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山县春玉米套种夏大豆示范种植获得成功

(2009-10-15 07:36:33)
标签:

夏大豆

春玉米

秋旱

陆波岸

马山县

财经

分类: 社会纵横

 

 

种植大大简化 粮豆双双丰收
马山县春玉米套种夏大豆示范种植获得成功
 

马山县春玉米套种夏大豆示范种植获得成功

 

马山县春玉米套种夏大豆示范种植获得成功

 

马山县春玉米套种夏大豆示范种植获得成功

 

马山县春玉米套种夏大豆示范种植获得成功 
  
    黄番村村民在查看套种大豆生长情况。陆波岸摄
  

 
 
    春玉米套种夏大豆,粮豆双双喜获丰收。


    这样值得广大农民朋友期待的种植模式,在马山县示范种植获得成功—— —广西玉米研究所组织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农业专家学者,到马山县林圩镇黄番村就春玉米套种夏大豆项目进行调研认为,该县示范种植的春玉米套种夏大豆项目获得成功,很适合在全区推广。

 

千亩绿浪尽展眼底


    国庆前夕,记者驱车在马山县乡村公路上,视线所及,尽是视角享受:秋风吹过,绿浪翻滚,不时有一两位农民穿梭其间,一幅富于动感的秋后田园画图尽展眼底。


    这是一片面积足有2060亩的春玉米套种大豆示范片,位于马山县林圩镇黄番村。虽然天气干旱,雨量明显偏少,但整片示范地里的大豆仍然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据介绍,这片大豆是在今年6月上中旬播种的,给当地春玉米套种夏大豆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既能提高产量,又简化了种植程序。


    它的套种技术规程主要是:在春玉米后熟期,选择广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桂夏一号”大豆品种在中心示范片试种。播种时,在距春玉米根部约2寸处播种3粒到4粒大豆种子,亩用种子3.5公斤,出苗后定苗2株到3株。6月下旬全部齐苗,7月下旬至8月上旬秋旱前基本上封行。


    马山县农业局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这叫做“提前播种避过秋旱”套种技术,因为实施早播,套种的大豆生长中后期受秋旱的影响不大,增收的指数就大大增加。目前,示范片的豆荚正在成熟,面上的套种大豆生长良好。


    今年,马山县还在全县推广了11.3万亩的春玉米套种夏大豆示范,虽然遇到严重的干旱,但目前仍长势良好,大部分已结荚,豆粒正在彭大,好的收成正在显现。

   
套种模式效益很好


    这一套种模式,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好的效益,是农民朋友的一个利好消息。


    据介绍,经有关部门对示范项目的春玉米进行验收,春玉米平均亩产405公斤。由于大豆与春玉米共生的时间短,不会影响春玉米的产量,套种大豆的春玉米可以实现稳产高产的目标。


    套种的大豆效益也很显著。有关部门预计,套种大豆亩产量为132.5公斤,亩产值530元;亩产量比传统大豆要高出50公斤,亩产值比种秋玉米增产206元—— —秋玉米十年有八九年受秋旱影响,往往少收或无收。提前播种避过秋旱的套种大豆,正好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实现增收的好效益,为实现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有效途径。


    同时,春玉米套种夏大豆既节本增收又环保:免耕种植,节省劳力;不施化肥或少施化肥,减少投入,效益基本一样。


    经测算,每亩套种大豆可节省劳力3个工日150元,可减少肥料投资150元,亩节本增收300多元。由于免耕种植降低水土流失,同时又减少化肥投入,减少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可以实现节本增收又环保的目的。


    另外,春玉米套种大豆是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大豆是豆科作物,有固氮功能,能把空气中的游离氮素吸收利用,套种大豆不但与春玉米争地,还将自己吸收不完的氮素固定在地里供应后作的吸收,大豆成熟时落下的老叶、砍留豆根又成为地里很好的有机质肥料,对提高土壤肥力具有很好的作用。因此,春玉米套种夏大豆是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好途径。

   
作物套种适合推广


    这一套种技术,得到了农业专家、学者的广泛赞许。


    不久前,广西玉米研究所邀请的专家深入马山县林圩镇黄番村为这里的春玉米套种夏大豆示范基地“把脉”时认为,这一种植模式前景广阔,它不仅充分利用了地力,提高了土壤肥力,还增加了农民收入,很适合在全区推广。


    马山县农业局韦振佳说,马山县是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县,玉米常年种植面积为17万多亩,占粮食面积一半多,是该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该县推广种植“正大619“等玉米新品种后,全县玉米单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如何确保群众在下半年旱地作物的收成,避免因旱造成减收或失收,一直是摆在县委、县政府和农业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


    现在,春玉米套种夏大豆示范种植获得成功后,马山县将继续推广这一种植技术以及在该县示范取得初步成功的玉米间种木薯、玉米间种旱藕种植技术,帮助该县摆脱长期以来“人多地少、下半年种植玉米容易受卡脖子旱”的实际问题,通过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既解决广大农民的口粮问题,又增加他们的收入。


    记者了解到,由于春玉米套种夏大豆示范经济效益明显,当地农民乐于接受,积极性高。今年,该县春玉米套种夏大豆示范面积达11.3万亩,明年将推广到15万亩以上,这将为马山腾出更多的劳力外出务工,创造更多的机会。


    本报记者陆波岸


本文2009年10月12日发表于《南宁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