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技术“种”到农民田间

(2009-05-03 22:44:34)
标签:

农业技术指导员

良信

大白菜

黄世伟

邕宁区

财经

分类: 八桂播报

 

 

把技术“种”到农民田间
邕宁区农业技术指导下乡取得好成效

 

把技术“种”到农民田间

 

把技术“种”到农民田间

 

那银坡村民在收摘大白菜。陆波岸 摄

 
    本报讯(记者陆波岸)4月7日下午,邕宁区蒲庙镇良信村委那银坡村民一边收摘大白菜装车准备上市,一边赞扬农业技术指导给他们带来的好收成。“现在,我们的大白菜起码提前10天就能上市了。”村民黄华宪说。

 

    这个坡今年大白菜能提早10天上市,依靠的是当地农业部门精心的农业技术指导。“以前,我们按照老一套方法来种是有收入,但没有这么高产。”黄华宪说,自从农业技术指导服务下乡后,那银坡的蔬菜种植开始有了好收成。

 

    良信村委农业技术指导员黄世伟告诉记者,以前,这里的农民朋友种植蔬菜都是直接把菜种撒到地里让它自由生长。现在,农业技术指导改变了他们的传统做法,采用育苗技术,先用地膜育好苗,再移到地里种植。这一技术,除了可以提前育苗、为蔬菜上市赢得时间以外,还可以省钱省人力,好管理。

 

    “以前,1亩菜地要撒5包到6包的种子才够,现在只用1包多一点就行了。”黄世伟说,提前育好苗再移栽,一造蔬菜可以提前10天时间上市。如果晚10天,受天气的影响,大白菜就要开花,对菜的产量、质量和价格都有影响。

 

    农业技术指导还教会那银坡农民朋友如何施肥、喷药和灌溉。“以前,大家把水放进菜地里,土壤不透气,下雨天积水多,菜根容易烂。”邕宁区蒲庙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树说,后来,农业部门指导村民采用一种叫做“跑马水”的方法灌溉,就是放水进地里来,泥土一湿透就排掉,从而解决了这一问题。

 

    现在,农民朋友辛勤的劳作和到位的农业技术服务,使蔬菜成为那银坡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我们坡一年蔬菜产量已经达到150多万公斤,单单大白菜就有50多万公斤。”黄华宪深有感触地说,“种地没有技术行不通。”

 

    据介绍,邕宁区一直注重农业技术的培训和指导,把技术“种”到农民田间,让它真正产生效益。开春以来,该城区各级农业部门组织380多人次农业技术人员深入村坡田间地头,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和指导,开办各种春耕春种技术培训班31期,培训3238人,为今春农业生产注入更多的技术。

 

    更重要的是,邕宁区从城区到乡镇到村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农业技术指导员体系。良信村委农民黄世伟就是这个城区最基层的农业技术指导员。“我们每月10日都要到镇里接受技术培训,然后把新技术带回来传授给大家。”他说,村民在农业生产中碰到问题可以随时向他提出,他能解决的会尽快解决,解决不了的会及时上报上级农业部门,尽量为农民朋友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服务。 
 
本文2009年4月9日刊发于《南宁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