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研究发现,扁担曾是壮族民间的“订婚戒指”

(2009-04-01 09:59:05)
标签:

订婚戒指

壮族

扁担舞

方介

马山县

文化

分类: 文化观察

 

 

送扁担 定终身
研究发现,扁担曾是壮族民间的“订婚戒指”

 


 研究发现,扁担曾是壮族民间的“订婚戒指”

 

扁担舞。

 
    本报讯(记者陆波岸)一年一度三月三壮族歌圩上到处可见的绣球,是人们所熟悉的壮族民间男女传统定情物。马山县文化局原局长零锡耿近日对记者说,综合大量史料研究表明,今天人们挑东西用的扁担,200年前曾是壮族民间贵重的定情物,就像现代人的订婚戒指一样。

 

    年近古稀的零锡耿长期致力于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现在受自治区古籍办的委托正潜心于20多万字的壮族师公经译注。他告诉记者,在清代中前期,壮民族流行一种婚俗,就是对扁担进行艺术加工,两头画上龙凤图案,中间用五彩颜色画成一个个方框,名叫方介。方介里写上情歌,送给心上人做定情物。扁担制作精致,龙凤做成浮雕,情歌被一字一句地雕刻上去。男送给女的,扁担两头雕的是龙,情歌刻在扁担的正面。女送给男的,扁担两头雕的是凤,情歌刻在扁担的背面。扁担正面中间还刻上八卦图,意为天作之合。壮族青年男女接受定情扁担后,就把它看成最珍贵的礼品放在自己卧室的床头,珍藏终生。媒人上门看到这把定情扁担,自然不再提媒妁之事。

 

    零锡耿介绍说,这一习俗清朝时就在包括马山县在内的壮族地区盛行。现在难得一见的乾隆年间一首古壮字勒脚歌,就是最好的见证。这首一位小伙子送扁担给自己心上人时刻在扁担上的情歌写道:“送榕木扁担,伴妹度今生;赠品虽不好,礼轻情意重。中间花怒放,两头绘飞龙;送榕木扁担,伴妹度今生。送妹表深意,定亲过百春;赠品虽不好,礼轻情意重。”

 

    现在,马山县一些山歌还传唱着这样的习俗。“白云伴妹在青山,山风吹来心不安。阿妹为何不开心?只因床头没扁担。”“冬瓜有心又无嘴,茶壶有嘴又无心。我姐等了八百年,你的扁担送谁人?”

 

    零锡耿说,到了民国时期,因为这种定情扁担制作费事,工匠不多,马山县等壮族聚居地区民间便出现用布鞋和毛巾代替扁担做定情物的现象,扁担定情的风俗由此慢慢消失。目前,马山县制作这种扁担已后继无人,工艺失传。前几年,有关部门根据一位老人的描述制作了几条定情扁担,但工艺很粗糙。更可惜的是,这位老人现在已经去世。区内一个旅游景区曾经和马山县联系,愿意以每条2000元的价格购买一批定情扁担,终因工艺等问题没达成协议。

 

    零锡耿对记者说,以扁担做定情物,是壮族一绝。中国目前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水稻人工栽培的民族之一,一年要种两到三造水稻,需要勤劳刻苦才能有收获,扁担是他们劳作时最常用的工具,送扁担做定情物就是勉励对方要好好继承祖先优良传统,勤俭持家。目前,流行于马山、都安等地的扁担舞和这个习俗有着一定的联系。

 

本文2009年4月1日发表于《南宁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瑶乡水的壮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