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牵红水河


红水河的迷人风采,没有因为季节的变换而改变。
这个冬季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几十名广西区内外知名作家溯河而上,在这条河流寻找他们想得到的秘密。
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历史故事的红水河,从桂西北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奔流而过,把一个秘密悄悄留给了这个布努瑶生息地——都安瑶族自治县。
苦苦寻找了千百年之后,人们只掀开了这个秘密的一角——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除了山多、瑶族人口多,就是作家多。全国著名评论家张燕玲告诉山里山外人,都安作家群已成为广西乃至中国文学版图上一抹鲜活的色彩。这是广西市县绝无仅有的文学景观,都安无疑是广西的文学强县。著名作家田瑛由衷赞叹:一个县的作家数量如此之多,这在全国来说是很少见的。
都安,一个早在一万五千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足迹的地方,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65万各族儿女,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黔桂重要历史文化走廊从这里穿过,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著名的瑶族史诗《密洛陀古歌》在这里找到了古朴粗犷而韵味十足的源头。从这里喷涌而出的文化清流,正以其特有的魅力源源汇入中华民族滚滚向前的历史文化长河。
水涨水落,花开花谢。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却一天比一天丰满,没有生命的枯水期,没有凋零的季节。“从我们都安先人的文化遗产中,我读出了我们山里人生命的硬性,以及他们对故土的热爱。我们都安这片土地,是块贫瘠而肥沃的土地,我们都安作家多半的素材和生命体验都来自这片土地。”生长在这片瑶山里的著名作家蓝怀昌感慨之余又备感欣慰。
年年三月春风暖,红水河畔木棉开。今天,脉搏里流淌着都安人血液的各族儿女,不管是在山里山外,不管是哪行哪业,不管是位高位卑,都在耕耘不辍,努力做一个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这篇大文章的作家,用自己的心血共同抒写更伟大的“密洛陀史诗”。
奋斗,他们永远在路上,为那魂牵梦绕的红水河,为那千年不变的对故土的爱恋。
本报记者陆波岸
本文2008年12月12日发表于《南宁日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