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侗乡之最:“廊桥之都”楼桥多

(2008-12-18 09:38:50)
标签:

程阳风雨桥

木建筑

廊桥

鼓楼

陆波岸

旅游

分类: 八桂播报

 

 


侗乡之最:“廊桥之都”楼桥多

 

侗乡之最:“廊桥之都”楼桥多

 

程阳风雨桥。陆波岸 摄

 

侗乡之最:“廊桥之都”楼桥多

 

程阳风雨桥。梁克川 摄

 

侗乡之最:“廊桥之都”楼桥多

 

三江鼓楼。陆波岸 摄

 

    目前,“有寨必有楼,有水必有桥”的三江侗族自治县,拥有185座风雨桥,118座鼓楼,鼓楼和风雨桥数量为世界之最,有着“廊桥之都”的美誉。

 

    三江县境内的程阳风雨桥,也称永济桥,始建于1912年,建成于1924年。桥长77.76米,宽3.75米,为二楼三亭四廊风雨桥。整座桥不用一钉一铆,外形雄伟壮观,内部结构坚固,是世界木建筑的杰出代表。它以高超的木建筑技艺与我国的赵州石拱桥、泸定铁索桥、罗马尼亚的钢梁诺娃桥一起被誉为世界四大历史名桥。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96年修建的岜团桥,桥长50米,宽4.5米,桥面分人行道和畜行道,畜行道悬于桥侧,与现代双层立交桥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古今中外建桥史上绝无仅有的木建筑立交桥。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1928年的马胖鼓楼,楼高13米,楼檐宽13米,9层飞檐,重叠依次收缩向上,形成塔形。楼内的四根大木柱,粗可两人合抱。它和风雨桥一样,全部采用接榫结构,造型美观,气势壮观,具有典型的侗族民族风格,成为侗族鼓楼的优秀代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报记者陆波岸


本文2008年12月9日发表于《南宁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