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昔日不相往来  今天共建和谐——恭城桂湘边界民族团

(2008-12-17 13:38:46)
标签:

各族群众

边界

权属纠纷

恭城

杂谈

分类: 八桂播报

 


昔日不相往来  今天共建和谐

——恭城桂湘边界民族团结堪称典范

 

昔日不相往来 <wbr> <wbr>今天共建和谐——恭城桂湘边界民族团

 

    恭城瑶族自治县龙虎乡牛塘村全村43户人家有23个小伙子娶“湘妹”为妻,黄沙湾村全村27户人家有21人与湘籍青年结为秦晋之好,成为桂湘边界民族团结的佳话和典范。但是,在20年以前,这个位于两省区交界处的地方,各族群众纠纷不断,誓死不相往来。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与湖南省江永县山水相连,村落相依,阡陌相通,边界线长达64公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两省区边界县权属纠纷较多,矛盾尖锐,关系紧张。

 

    恭城瑶族自治县民族局局长蔡启强介绍说,矛盾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一场500余亩山林权属纠纷,虽经过多次协调,但群众互不相让,双方各执一词,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此后,这个位于两省区交界的地方,纠纷不断。

 

    1982年开始,桂湘两省区各级党委、政府从维护边界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出发,多次召开协商会,最后达成解决多年矛盾纠纷的共识。此后,恭城瑶族自治县和江永县缔结为“友好县”,双方县委、县政府互相走访联系,加深感情,增进友谊,为边界各族群众拓宽情谊之路。

 

    边界群众握紧双手,干戈终于化为玉帛。2005年3月15日,江永县粗石江镇竹蒿堤发生森林大火,火势猛烈,并迅速蔓延,失火面积达3000多亩,火势难以控制,情况危急。恭城瑶族自治县龙虎乡群众闻讯后,100多位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加入到救火队伍中。在两县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天两夜的奋战,终于扑灭了这场森林大火,将火灾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近年一次洪水中,恭城群众的木头被大水冲入江永地界,那里的群众主动出来拦截被冲走的木头,通知恭城群众去拉回来。

 

    现在,两地各民族群众团结如一家,交流频繁。春节期间,两地民间的文娱活动更是热闹非凡,湖南的龙跳到了广西,广西的狮舞到了湖南,其乐融融。两县边界各族群众团结友爱,男婚女嫁,还传下了许多佳话。

 

    蔡启强告诉记者,恭城瑶族自治县黄沙湾村的水果种植能手陈桂强到江永县粗石江镇仙姑塘村何树英家传授水果种植技术和管护经验时,何树英见小伙子为人诚实,乐于助人,水果种植技术过硬,勇敢地向小伙子抛出了“绣球”,最终结为伉俪。目前,两地先后有456对青年男女结为跨省姻缘,这些跨省联姻的青年男女不但传下了很多勤劳致富的佳话,更是省际边界民族团结与友谊的使者,不断增进了边界地区的亲情与友情。

 

    记者了解到,两县边界至今已连续19年没有权属纠纷,边界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快速发展。恭城的沼气池师傅经常到江永传经送宝,输出水果苗木和管护经验,指导群众修建沼气池。两县群众互通有无,边界贸易日趋繁荣,贸易成交额逐年上升,2007年突破亿元大关。

 

本报记者陆波岸 

 
本文2008年12月7日发表于《南宁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仙境之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