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外脑”谋发展 引“外智”助腾飞
宾阳县借力专家学者团队加快社会经济发展





宾阳新貌。(陆波岸 摄)
本报讯(记者陆波岸)宾阳县委书记施汉飞最近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科学决策让宾阳县走出低谷,驶入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并最终走上了科学发展之路。
他介绍说,2000年,宾阳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增长2%,财政收入仅比上一年增加29万元——相当于平均每个人增收0.3元钱。今年上半年,宾阳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增长7.7%;完成财政收入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64%。
这些成绩的背后,有着一个重要的助推器:决策“思想库”和政府“智囊团”。这个“思想库”和“智囊团”主要由“外脑”和“外智”组成。也就是说,这个帮助宾阳县谋求发展的专家学者团队,由来自宾阳县以外的人组成。他们中不少人是广西区内有名的经济专家学者,如广西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寿思华就是其中一员。
施汉飞说,“八五”期间,宾阳县进入广西经济十强县之列。然而,“九五”之后,宾阳县经济全面下滑,至2000年达到最低谷。为了找到经济社会全面崛起之路,宾阳县积极邀请广西社科院等权威单位一批资深专家学者深入宾阳实地调研,为宾阳的发展开方把脉,帮助科学决策。
2001年的广西民营经济质量兴县(宾阳)研讨会暨小商品展销会是宾阳县招募“思想库”“智囊团”所迈出的第一步。当年,区内外各路客商和嘉宾、专家云集这里,探寻宾阳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和出路,提出了打造“宾阳制造”品牌,建设民营经济强县的发展思路。此后,这一“借‘外脑’谋发展,引‘外智’助腾飞”的发展理念在宾阳逐步形成,助推宾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宾阳县的工业发展在这些专家的工业化战略课题研究里找到了突破口。2007年10月8日,寿思华带领专家组到宾阳县黎塘镇开展“工业化、城镇化”调研,提出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振兴黎塘工业,推动黎塘二次创业。今年4月1日,宾阳县黎塘工业大会战全面打响。他们还提出了“打造宾州经济文化旅游一体化胜地”的文化旅游业发展思路。2007年11月,宾阳县“宾州经济文化旅游一体化胜地”项目建设正式启动,拉开了宾阳县新一轮经济文化旅游开发的序幕。
施汉飞说,由“外脑”“外智”组成的“思想库”“智囊团”对宾阳经济社会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2001年至今,宾阳县每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平均为11%,每年的财政收入增长率平均为12%。短短几年时间里,宾阳县成功实现了从“宾阳货”到“宾阳制造”的飞跃,大批质量优良的“宾阳制造”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宾阳县由此获得了“全国质量兴县先进县”称号。目前,宾阳县经济社会已经驶入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本文2008年10月7日发表于《南宁日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