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新是民族文化的灵魂

(2008-05-15 17:35:46)
标签:

文化

 

 

创新是民族文化的灵魂

 

创新是民族文化的灵魂

 

库利村民在切磋山歌。(陆波岸 摄)


    “创新是民族文化的灵魂。”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范西姆不止一次和本报记者谈到这个观点。

 

    他说,开放、交流和融合是民族艺术发展的规律,只有从内容到形式上不断创新发展,融入各种先进的具有时代感的元素,土生土长的民歌才能从山野走向都市,走向世界。

 

    这一点,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大舞台成长起来的民族艺术,就是很好的佐证——无论是那坡的黑衣壮、武鸣的尼达妮,还是马山的三声部、龙州的天琴女子等等,都是通过不断的艺术创新,一步步走出广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

 

    宾阳县露圩镇库利村的壮山歌能走到今天,离不开村民的追求和创新。他们让这里的山歌,源于生活,贴近生活,与时俱进,避免因为传统歌曲与现实生活脱节,而步步走向终点。因此,这里的山歌深受群众喜欢,越唱越红火。

 

    “为了生意各村游,为了找猪到处走。这村走到那村头,大猪关在人栏头。哥我一定各村游,如果哥不各村去,这场生意没捞头。”“哥哥带妹去打工,一起南下到广东。你到广东做老板,我们再为你打工。”人们在打工和做生意的生活中,渐渐创作了一些深受大家喜欢的歌曲。

 

    当然,民歌要从山野真正走向都市,创新手段还包括舞台艺术的多元素性与民歌的高度融合,包括把朴素的民歌用现代音乐理念重新包装,对其进行全新演绎,使经典的老民歌充满青春气息和时代节拍。

 

    我们期待,日益受到外界关注的库利五言壮欢山歌,在创新路上走得更远!(波岸)
 

本文2008年5月15日发表于《南宁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