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 |
触摸姑娘江
美丽的姑娘江。(陆波岸 摄)
再次跨过姑娘江,突然发现,自己接触这条动人的河流已经第五个年头。
五年,弹指一挥间。但我却从生于斯长于斯人们的嘴里、心里感受这条不知何时起就横穿马山县城的“护城河”,了解她的过去,触摸她的今天,预知她的未来。
2003年底一个冬天的晚上,马山县委宣传部一位朋友站在横跨姑娘江上的桥梁告诉我:“这条江以前是一条令人头痛的‘臭水沟’。河道两边违章建筑众多,乱倒垃圾造成河道泥沙淤积、河床裸露,尤其是沿河两岸污水和工业废水大量排放到河道中,臭味熏天。”
说这话时,从我们脚下流过的是清澈的河水,河边绿树成行。“今年初,县里下定决心彻底整治这条河,现在已经见到效果。”这位朋友说。
2004年12月8日,又是一个冬日的早上。冬季的姑娘江依然风景迷人,常年绿树和高楼倒影在清晨的河水中,摇曳多姿,很是可人。河岸上散步的人们三三两两,有说有笑,悠然自得。
“变得漂亮的姑娘江,是县城男女老少都喜欢的休闲场所,很多人不管是晨练还是晚上散步,都要到这里来。”家住马山县城岜更路的罗叶华老人在晨练中对记者说。
当时,这位已经76岁的老人,每天都要走了一段很长的路来到姑娘江畔锻炼身体。“这里环境好,空气好。”他一脸健壮的笑容。
之后,姑娘江的面貌在不断地变化。去年,中国黑山羊之乡—广西南宁马山县首届文化旅游美食节前夕,马山县以姑娘江为重点的亮化改造工程,资金投入达45万元,长达4公里姑娘江两岸,被5万盏缤纷的彩灯勾勒出婀娜多姿的身段。现在,包括姑娘江在内的马山之夜,流光溢彩,华灯璀璨,山城夜色,楚楚动人。
又是一年春花开。再次漫步姑娘江,小桥影靓,碧水无波,新柳吐绿,春意昂然。这里的朋友常常自豪地对来到这里的每一位客人说,今天的姑娘江,已经成为马山县城的中心景点和环境窗口,是马山县一个永不衰老的“形象代言人”。
日前刚刚获得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把马山县作为三级城镇建设区来规划建设:“人口发展到5-12万人。”
马山县县长李兵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马山作为首府南宁的一员,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机遇,发挥优势,迎接挑战。”
触摸姑娘江,我们有信心预知美好的未来。这不仅仅是姑娘江,还有这方2363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每一个角落;这不仅仅是城镇化建设,还有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成就!
本报记者陆波岸
本文2008年4月4日发表于《南宁日报》,见报时有所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