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西宾阳正月十一舞炮龙

(2008-02-01 08:58:15)
标签:

旅游

分类: 八桂播报
 

广西宾阳正月十一舞炮龙
[日期:2008-02-01] 来源:香港文汇报广西网  作者:陆汉魁陆波岸

 

1 拷贝.jpg

 

1 拷贝.jpg

 

宾阳县委书记施汉飞在发布新闻。

 

1 拷贝.jpg

 

宾阳县长陈咸华在回答记者的提问。

 

1 拷贝.jpg

 

新闻发布会现场。

 

1 拷贝.jpg

 

新闻记者聚焦宾阳炮龙节新闻发布会。

 

1 拷贝.jpg

 

新闻记者认真做采访笔记。  (陆波岸 摄)

 

    香港文汇报广西网2月1日电(陆汉魁  陆波岸)1月31日,广西宾阳县委、县政府在首府南宁市向新闻媒介宣布,该县在2007炮龙节成功推出“百龙舞宾州”活动后,今年农历正月十一在该县举行的炮龙节将由过去的1天拓展为4天,“百龙舞宾州”大戏再度激情上演,更多精彩民俗活动值得期待。

 
    宾阳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民俗风情精彩浓郁,民间文艺丰富多样。尤其是宾阳舞炮龙活动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影响深远,令人神往。在宾阳县,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日晚,都要举行舞龙活动,其独特之处,就是舞龙时以燃放鞭炮炸龙助兴,故称舞炮龙。因其独具宾阳地域传统特色和富于刺激性,其寓意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特征,同时舞炮龙的整个过程贯穿着求乐、求财、求福、求平安、求吉祥等喜庆氛围,因而深受群众喜爱。炮龙节上所舞的炮龙一般由当地居民自发组织、制作。炮龙比一般常见的舞龙大许多,短的有7节,长的有11节,龙身长约30至40米不等,龙头和龙尾由竹篾扎制,用砂纸装裱,龙身由麻绳串联,用色布包裹而成。舞龙者头戴藤帽,腰系红稠带,大多赤膊上阵。有大人也有小孩,分多套人马,轮流举舞。2006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中华一绝”栏目作了专题展播,2007年1月被列入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宾阳炮龙节的起源已不可考。传说宋朝的皇祐年间(公元1052年)宋朝为了征伐南蛮侬智高,令狄青大军直赴广西征剿。但狄军征战至昆仑关时,由于地势险要和侬军的死守,狄军屡攻不克。当时正值农历元宵节,狄青为了麻痹侬智高,便下令驻扎在宾州城的兵士大闹元宵之夜。狄军多为中原一带的人,擅长舞龙、杂耍等多种技艺,他们以稻草扎成龙,以火烧竹子,既当照明,又把竹子燃烧爆裂后发出的响声当做爆竹而狂舞龙。侬智高获悉,便放松了戒备,而狄青则趁此连夜出击,攻克了昆仑关。

 
    之后,宾州人以为如此舞龙是一种吉祥之举,便年年都舞炮龙,一直延续至今,并随着时代的文明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日臻成熟和完善。2007年农历正月十一日,宾阳县成功举办了“百龙舞宾州”活动,来自区内外的游客25万人和当地群众共狂欢,101条龙在县城各街道、社区舞动,盛况空前,75个国家200多家媒体报道了这一魅力独特的盛大文化旅游节庆,称之为“中国狂欢节”。

 
    据介绍,2008年“百龙舞宾州”活动经过了周密的策划,将有节奏地走出五步曲。第一曲是食龙道,也就是正月初九该县将设宾阳美食长龙一条街,游客可畅游其间,饱尝闻名区内外、美味可口的宾阳狗脚、白切狗、宾阳酸粉等,同时也可以到城北的古南街、古三联街走走,看看那里保存完整的明清街道,或者到芦圩老街逛逛,看看民国时代遗存下来的整条街道,声明远扬的炮龙老庙就在老街里。第二曲是竞龙会,正月初十宾阳县有关部门将在县文化广场、城北广场、工业品市场前等多处搭舞台开展师公戏联演、山歌会。开展龙队比赛,制龙、制灯彩评比活动、书画摄影展等。当天晚上的炮龙之夜晚会将首次唱响潘琦作词、徐沛东作曲、王宏伟演唱的《炮龙雄风》,黑鸭子、满江等明星也会到场一展风采。接下来的是看龙行,正月十一上午11:00举行宾阳民间文艺游行,游行队伍包括龙狮队、游彩架、高跷队、彩凤队等。群众、游客可以上街一睹炮龙风采。第四步曲是随龙舞,正月十一晚上7:00,百龙同时祭拜天地,整个宾阳县城瞬间成为炮龙之城,辉煌之城。最后一曲是正月十二日,各街道及炮龙协会组织龙珠竞卖活动,拍得一颗龙珠,即是求得一年好运。

 
    据悉,宾阳炮龙节正成为时下网民热议的一个话题,许多市民也纷纷呼朋唤友,集体到宾阳过一个欢乐的新年。(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