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八桂播报 |
特色街区,江南商贸新名片
——关注江南区特色商业街区(一)
市民在“10+1”商业大道选购茶具。(陆波岸摄)
编者按:来自广西南宁市江南区商贸前沿的统计数字和各类信息表明,该城区商贸活动亮点纷呈,商贸业已经显露出蓬勃发展的生机。
商贸业,对江南区来说,曾经是一片空白,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如今,或者说就在这最近的短短两年时间里,这个曾经被商贸业“遗忘”的城区,却在南宁风起云涌的商贸大环境里异军突起,特别是那些具有江南特色的商业街区,更是活力十足。
江南区的商贸业,特别是已经成为这里商业名片的特色商业街区,是如何一路走来?在南宁市“提升江南,重点向南”的城市发展战略中,这些特色商业街区未来路在何方?
近日,本报记者带着这些问号,深入江南,探求答案。
突 围
邕江流淌千年,把古老的南宁城分成南北两块。正当江北的商贸业如鱼得水,一片繁华的时候,江南却是一片沉寂,成为一个被商贸业“遗忘”的角落。
“做生意不过江,过江不做生意。”江南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区长邱健揭出了这片土地被商贸业“遗忘”的思想根源。
“很早以前,亭子街和水街是邕江两岸商贸业的繁华地段,分别是江南和江北的商业发源地。但随着城市发展格局的调整、变化,江南的商业逐渐北移,导致江南在过去一段很长的时间里,商业氛围淡薄,商业发展举步维艰。”邱健对记者说。
“生活在江南的人,就是他家门口有一家日用品店铺,他也不愿意在这里买,非要远跑到江北去才觉得心里踏实。”邱健说,这是很多市民过去一段较长时间里的消费习惯,江南商贸业的发展遭遇两个不小的“距离”。
“距离”之一,是人的心理距离。由于受到传统消费观念的制约,人们总认为买卖东西只有江北才正宗,才实惠,才成行成市,想买好东西,自己称心的东西,就得到江北去。做生意的人,也不愿意过江到进入江南,就是江南人卖酸嘢都争着要到江北去。从而,导致江南商贸业和人们消费心理的距离越拉越大,甚至不可逾越。
“距离”之二,是空间上的距离。过去,由于受到交通条件的制约,江南江北来往十分不便,要从江北到江南,很多时候要绕一个大弯子才能过江,而且交通十分拥挤。在人们看来,要从江北到江南,就像要出远门一样。这种交通状况,导致江南各行各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商贸业也因此迈不开步子。
“商贸业要形成网络,形成产业群,才能旺起来,才能具有吸引力。由于这两个‘距离’,江南区过去的商贸业都呈点状分布,没有形成线状,更不用说是立体。所以,江南只能做小生意,很难做成大买卖。”邱健说,这两个“距离”让江南商贸业的发展,遭遇很大的障碍。
然而,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无法忽视商贸业这支“轻骑兵”。江南区要迅速发展,同样没有理由放弃商贸业。
“一江之隔的江北已是繁华商务中心,江南区不是盲目地去效仿,而是要立足实际、找准定位、打造特色,寻求新的发展。”江南区党委、政府决定正视现实,誓举全城区之力,突破困扰商贸业发展的重围。
为此,“特色商业街区”这个名词进入江南区发展“纲领”,曾经被商贸业“遗忘”的城区,要在风起云涌的邕城商贸业大潮里,扛起“特色”的大旗,尽情搏弈。
崛 起
大突围,大崛起。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南宁城市的南扩与发展,特色商业街区崛起的步伐在江南这片渴望商业繁华已久的土地上铿锵迈开,江南区商贸业“发狠”不再沉寂,要在机遇与挑战中迅速崛起。
“以前江南区的商业,包括白沙大道的汽车销售行业,都没有形成特色商业街区的氛围,整个格局定位没有明确,产业布局也比较零散杂乱。直到2005年,10+1商业大道建成,并逐渐成为茶业销售特色商业街之后,才带动包括白沙大道在内的江南区商业特色街区的全面崛起。”江南区经贸局商务办公室副主任梁克强说。
崛起之箭,搭上机遇的满弓,一发不可收拾。在随后的短短两年时间里,白沙大道—南站路汽车销售一条街、亭洪路“10+1”商业大道、邕州老街、五一路专业市场等特色商业街区在江南迅速崛起,犹如一颗颗活力十足的明星,闪耀在邕江南岸广袤的商贸天空。
“两公里长的邕州老街,建筑风格独特,工艺精湛,仅用两个多月就建成。可一开始,很多人都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梁克强说。
江南区在特色商业街区的崛起中,就是这样把很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刚开始时,10+1商业大道只有20家茶业企业进驻,一片冷清。可不到两年的时间,这里已经汇聚了全国各地216家茶业品牌企业,这些商家除了经营茶叶,还经营一些与茶艺相关的产品,如来自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的中高档次茶具以及茶床、茶台等木制根雕工艺品等。现在,这条特色商业街已经成为广西乃至全国有名的茶业专业街。全国大型茶业市场有的名茶、中高档茶具,在这里都可以找到。整条街的销售额,也在短短的时间里,翻了10倍以上。”邱健说。
广西南宁天鹰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詹海宏认为,“‘10+1’商业大道创造了全国茶业市场的奇迹。”作为最早进驻“10+1”商业大道的客商之一,他见证了这条特色商业街的发展历程。他说,他走遍了中国几乎所有的大型茶业市场,从来没见过一个成长速度这么快的茶业市场。一般茶业市场,要有“10+1”商业大道现在这样的规模,起码要有三、四年时间。“全国百分之百没有一个茶业市场成长速度这么快,硬件设施这么漂亮,软件这么好。”在全国茶业商海里搏击多年的詹海宏说。
这些都是江南特色商业街区“奇迹”般迅速崛起的例证。邱健介绍说,目前,白沙大道—南站路汽车销售一条街已发展成为广西规模最大的汽车销售一条街及全国16个著名汽车市场之一,汽车销售企业已达到48家。2006年,这条特色商业街汽车销售额达30多亿元。今年第一季度汽车销售额达到10多亿元。中高档汽车销售占全广西汽车销售市场份额约75%。
此外,以艺术产业文化为主题的邕州老街,逐渐成为一条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以奇石、字画、古玩、花鸟虫鱼类商品为主,兼有盆景、根雕以及民间艺术、手工艺交易的文化产业特色商业街。
事实告诉人们,江南特色街区正在迅速崛起,它们所产生的品牌效应,已经得到众多商家和广大消费者的认同,成为江南区乃至南宁市一张亮丽的名片。
本报记者陆波岸
本文2007年7月9日发表于《南宁日报》,见报时有所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