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元成本成就一个致富能手

(2006-11-16 10:12:21)
分类: 八桂播报
20元成本成就一个致富能手
——记吴圩镇吴圩社区致富女能手陈月明
 
 
20元成本成就一个致富能手
 
陈月明在卖饲料。(陆波岸 摄)
 
20元成本成就一个致富能手
 
陈月明在清理猪栏。(陆波岸 摄)

  约定的造访对象出去吃饭了,当一个中年妇女急匆匆赶进来的时候,记者打量一下,第一句话就是“你就是陈月明?”

  对方腼腆地笑了笑,只回答了一个字:“是”。

  这位和诸多商潮女强人相对比很不起眼、甚至有几分文弱的妇女就是陈月明。从20元成本到上十万元的年收入,从贩卖青菜到经营饲料生意,从杀猪到养鸡再到规模养猪,她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精明的商业思想,逐步走出一条养殖、经商致富的道路,成为江南区吴圩镇小有名气的致富女能手。
 
“安徽媳妇”,在20元钱的成本上打拼
  
  生在吴圩长在吴圩的陈月明,因为一段姻缘成了“安徽媳妇”。从吴圩到安徽,再从安徽到吴圩,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段日子对陈月明来说只能说是生存,为生存而不断奔波。而她为生存打拼的底线和成本就是借来的20元钱。

  温耀香,安徽省肥东县人,因为参军来到吴圩飞机场。没想到,这一来就认识了陈月明,两人由此慢慢产生感情,并上升为爱情。1980年,两人回到肥东县结婚后,陈月明和当地绝大多数农村妇女一样起早贪黑,种庄稼,做小贩生意,悉心经营新组建的家庭。

  可在深入生活时,陈月明慢慢觉得自己不能习惯和适应肥东县当地的生活。于是,提出要回吴圩来。当时已经在当地一家企业工作的温耀香虽然心里有点舍不得离开家乡,丢下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但还是依你陈月明的想法。1983年,夫妻双双从安徽回到吴圩镇。

  牵着手踏上吴圩这片熟悉土地的那一刻,两人心里一片“荒凉”。一切都是零,生活要从头开始苦心经营。而这些除了需要自己的艰苦奋斗外,还需要资本。陈月明的母亲看着女儿可怜,借给他们20元钱,让他们自己找点活路谋生。

  凭着这20元钱,凭着自己的一股韧劲,陈月明夫妇从卖冰棍、蔬菜、水果等小贩生意开始了艰苦的谋生之路。

  生活维持下来后,陈月明和丈夫挽起袖子,磨刀霍霍在吴圩镇干起了杀猪的行当。每天凌晨夫妇俩就要爬起来,烧水杀猪,然后用一辆旧自行车拉着新鲜猪肉到街上摆摊。为了抢生意,这一切都得在天亮之前完成。白天的时候,还要踩着自行车挨村挨户去收购肉猪。

  “同行收购生猪都是开手扶拖拉机去的,我们有的只是单车啊,为了生意也只能踩着单车去了。”陈月明回忆着说。

  1991年,“杀猪佬”陈月明放下“屠刀”,成为吴圩当地一个米粉店老板。10年苦心经营,从20元的成本上摸爬滚打,陈月明一步一个脚印从谋生的境地里走过来,钱包开始慢慢鼓了起来。
 
经营养殖,致富之路越走越宽阔
 
  10年风雨路,陈月明付出了艰辛,赚取了经验,完全摆脱了谋生时的窘迫,在经营养殖的领域里,致富之路越走越宽阔。

  1994年,有了一定积蓄的陈月明,又从饮食业脱身而出,承包了一个养鸡场,每天起早摸黑,一心想把养鸡产业做强做大,真正干一番自己的事业。养鸡场一起步就得心应手,陈月明也从中获得了可观的回报。

  变幻无常的市场不相信眼泪。就是陈月明的养鸡业越来越大的时候,市场上活鸡的价格突然下跌。“船大难调头”,规模养殖的陈月明来不及应对市场的变化,一下子就亏了8万元。

  一声叹息之后,不服输的陈月明决心重新盘活资本,再干一番。看着养鸡市场日益低靡,陈月明利用自己在养鸡过程中所了解的一些饲料进货门道,想在饲料经营这一块,打开一片创业的新天地。

  1997年,陈月明经过深思熟虑,在征得丈夫的同意后,通过亲戚朋友的帮助,东挪西借后凑足了3万元钱,租用了一个约50平方米、年租金7000元的门面,经营饲料,重新开始了新的创业之路。饲料店除了零售之外,还向外批发出售。

  饲料店生意慢慢上路之后,陈月明发现当地的生猪生意十分火,肉猪大有供不应求的迹象,杀猪佬一天到晚到处找货源都不尽人意。曾经经营杀猪卖肉行当的陈月明看准了这个市场,决定以饲料店为辅,以养猪为主,放手大干一场。这样一来,自己的饲料店不但对外供应,还可以为自己的养猪业做保障,两者相辅相成,成就更大的事业。

  想好了就干。1998年2月,陈月明到贵港扬翔饲料公司参加科技培训班,全身心投入学习养猪技术,开始向下一个的目标迈进。经过一番努力,她把养猪技术学到了手。并与该公司达成协议,在吴圩所开饲料店和所办养猪场所需的饲料、猪种和技术帮助,全部由该公司提供。

  2001年4月,陈月明经过充分考虑后,在吴圩旧西瓜市场附近投资13万元建了一个养猪场。当年投入使用后,她果然看到了效益,年出栏2批,共出栏肉猪120头,收入可观。随后,她的养猪规模常逐年扩大。目前,陈月明猪场占地面积400平方米,猪舍20间,存栏各类生猪120多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经过多年的摸索,陈月明从中总结出猪种、饲料、管理等一整套完整的科学养猪经验,并从中获得丰厚的回报。另外,她的饲料店生意也做得红红火火,成就一个成功的创业人生。
 
心太软,经商路上遇险恶

  打拼历程,是风雨,是晴岚,是播种,是收获,全都融入陈月明20年的艰辛创业史。

  创业路走成功后,陈月明经常帮助附近有困难的群众,向他们推广养猪技术,并将饲料和小猪仔赊给他们,还提供养猪技术帮助,等到肉猪出栏后再结帐付款,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1998年,有一个桂林人在七坡林场养鸡,因资金紧缺,没能购到饲料,她知道后就把3吨多饲料赊给他。永红村养鸭户何芝迎资金周转困难,陈月明就先后赊给他10吨饲料。她还经常地支持和帮助那些有困难的群众,免费帮打猪针和看猪病等。2004年以来,经陈月明带动起来的养猪农户达到100多户,有不少农户发展成为养殖百头以上的专业户,年纯收入达到5万元。吴圩社区农民黄占京以前都是养本地猪,长不快,赚钱少,后来经陈月明的帮助改养良种猪,并教会他给猪治病、打针。去年,黄占京依靠科学养猪,年收入达25000元。

  可生意场毕竟不是慈善家会所,什么事都会发生,什么人都会碰到。谈到这事,陈月明颇有感触地说:骗子太多!

  陈月明告诉记者,有一个姓潘的人经常到她的店面来佘饲料,混得也很熟。今年6月21日,这个人又到她的养猪场佘了135头小猪去养。到了10月3日,她发现这个人突然消失了,到处去找也不见踪影。10月4日,她赶忙向当地警方报告。可直到现在,这个姓潘的人还是找不到,警方也没有给她任何答复。这一次,连饲料费一起,她就给这个姓潘的人“黑”了6万元。

  她说,这几年来,这样的事在她身上不少发生。有些佘饲料、小猪回去,因养殖不成功就拖着她的钱不还,有的还公开说“就是不给,你能怎么样”之类的话。

  陈月明说,很多时候是看到他们发展有困难,出于好意帮他们的,可没想到却被他们糊弄了。“这都是自己心太软!”她感慨着说。

  不管怎么说,陈月明还是成功了,由20元的成本拼打出了一条致富的道路,成为当地一个养殖致富能手。
 
本报记者陆波岸 
 
  本文发表于2006年11月16日《南宁日报》,见报时有所删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