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关注民生 |
爱心如潮水
慰暖孤寒心
陆波岸 文/图
感动!
感言!
歌舞的海洋在汹涌,爱心的潮水在汇流。
连续两天南宁日报社·南宁晚报50周年庆典暨读者节爱心资助活动,横县、宾阳县各族人民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庆喜悦中,感受最深切、最动人的是爱心。一股股汩汩而出的爱心潮水,汇入郁江河畔、凝聚宾州大地,涌入那些来自贫困家庭孩子们的心田。
颤抖的孤儿心
9月23日上午,观众发现,站在舞台上苏振江那双略显酱紫色的小手在颤抖,那个载满爱心资助金的信封,不止一次从他的手上颤落。
看着颤落的信封,数千观众里没有发出一丝笑声,大家都感觉到彼此心里深处那一份感动与凝重。人们知道,这是一份从首府送来的沉甸甸爱心,来自横县莲塘镇茂所村的12岁孤儿苏振江无法不激动。
在他3岁那年,病入膏肓的父亲眼睛一闭,丢下他和一个弟弟、丢下一个困难重重的家庭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不久,母亲也丢下他们俩改嫁了。失去父母之爱的兄弟俩,只好和依靠种地维持生活的单身伯父相依为命。从他那双略显酱紫色的小手和消瘦的脸蛋可以看出,几年来的风雨飘摇路,他们兄弟俩承受的不仅仅是生活的重担,还有大家无法想象的心理压力与孤单,他们是多么需要爱心的抚慰。南宁日报社·南宁晚报50周年庆典暨读者节活动,正给他送来了爱心的及时雨,温暖着他幼小的心灵。
“他本来应该读小学五年级了,就是因为生活困难,他现在才读三年级。”苏振江就读的学校横县莲塘镇中心学校校长陈明东说。
同样的感激在横县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宁泰煜的心窝里涌动:“我长这么大了,还是第一次受到这么感动的资助!”
家住横县云表镇的宁泰煜虽然在今年洪涝灾害中没有受到很大的损失,但比这洪涝灾害更为严重的灾难早在1996年就降临他这个家庭。那一年,他父亲连一句话都不留就撇下妻子儿女,孤独踏上天堂路。十年来,他和母亲、姐姐在艰难的生活里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摸爬滚打。现在,姐姐正在读大学,他的成绩也很不错,苦的是读书的费用和家庭日常的开支。每当开学来临,母亲就到处借债,千方百计让他们先开学。开学以后,母亲又想办法把债务的窟窿填补上,以备下一学期再借别人时好开口。目前,母亲到云表镇一家丝绸厂做清洁工,赚取每个月300元的工钱,供他们读书。
“临时家长”带来的孩子
9月24日上午,宾阳县大礼堂,感动继续上演。
被感动和感动大家的其中一个主角名叫谢勇启。站在台上的9岁谢勇启可见上去只有5岁孩子那么高,和其他两位比他没大几岁的受助女孩站在一起,他整整矮了一大截。自从他的身影出现在舞台上的那一刻起,全场观众全部集中到他身上的不同目光诠释了同样的感情:怜悯!
由怜悯而成为当天活动一个焦点的谢勇启家住宾阳县大桥镇北门村委三王村,现在是三王高小小学三年级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一家4口人只依靠他父亲一个人耕耘着不到1亩的稻田养活,居住的是两间破烂的泥房,生活十分艰难。
特殊境况有特殊的爱。那天,陪谢勇启来到活动现场接受爱心资助的不是他的父亲,也不是他的母亲,而是他的姑妈。这位当起“临时家长”的姑妈说:为养活一家人,他爸爸没夜没日在忙活,实在没有办法带他来。一家几口,难啊!
同样一位“临时家长”是杨金霞65岁的奶奶。杨金霞家住宾阳县王灵镇八岭村,母亲一身疾病,几乎丧失劳动能力,姐姐在南宁上大学,哥哥在读中学,她是宾阳芦圩陆村完小在校学生,一家5口依靠父亲一人在田里起早贪黑辛勤劳作养活。
听说杨金霞将受到资助,一家子乐了好几天。因为父亲忙着田里的活,无法脱身,9月24日一大早,这位满头银发的奶奶早早起身,带着孙女一路往县城赶,她要看自己的孙女是受到谁的帮助了。
“我们家孩子读书,可从来没有得到这么大的帮助,要好好感谢人家才对哦!”这位一直坐在活动现场第三排座位上的奶奶,牵着刚刚从舞台上领取资助金下来的孙女的手,嘴里不停叨念着。
另一个给“临时家长”带来的贫困孩子是就读于宾阳高中的陈欣欣。家庭的种种原因,让他一家在宾阳县城租房子居住,过着不定的生活。那天带她来接受资助的不是家长,而是她的班主任。
两天,48小时。太多的爱心在荡漾,太多的感激在交集。不管是因为失去父母之爱而孤苦伶仃,还是没有家长牵着手来到现场,来自横县、宾阳县各乡镇的16名贫困生都一样接受了南宁日报社·南宁晚报送来的爱心与祝福,数千名各界观众见证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刻。
“今天对我来说,实在太感动了,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读书!”受资助的横县贫困生王丹丹说。她母亲双目失明,一家5口依靠只有一只眼睛能看得见的父亲劳动养活。
“捐的钱不管多少,只要有一份爱心,我们的社会就少一滴泪水,多一份欢笑!”完美(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业务主任何晓说。这家公司在大力赞助这个深入南宁市六县开展的爱心活动。
爱心继续涌动,有需要的地方,就有爱心的滋润。我们有理由相信,待到春花灿烂时,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吐露的将是一朵朵五彩缤纷的爱心的花朵。
前一篇:读者节·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