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华风采 |
旅游业春天来了
上林县阳山徐霞客纪念碑。(陆波岸 摄)
10月10日,大明山景区总体规划方案被确定。
这一消息,对上林旅游产业来说,又是一阵阳光加雨露。地处大明山东麓、旅游资源丰富、特色突出、被当作环大明山旅游圈线路中极为重要一环的上林县,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上林旅游业的春天到了!”11日上午,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共上林县委书记何敏兴奋不已。
千载良机
环大明山旅游带现雏形
春天的气息,早在今年初就已经传到上林县。
当时,随着市委市政府对环大明山旅游带开发步伐的加快,一个包括上林县在内的具有强势品牌的庞大旅游圈逐渐现出雏形。
到9月份,上林县旅游业再次迎来好消息:自治区开始着手打造另一重点旅游目的地——壮乡首府南宁,力图形成“北有桂林、南有南宁”的旅游新格局。根据自治区的要求,南宁市也确定旅游业发展目标:把南宁建设成为拥有一批在全国和东南亚有影响的旅游精品,成为国际性区域旅游目的地,具有现代化水准的以亚热带自然风光和壮民族风情为特色的中国绿城、美食天堂、购物中心和旅游胜地。
紧接着,加快环大明山旅游带建设,被作为形成广西和南宁旅游业和经济的新增长点,迅速提上议事日程。于是,10月10日,大明山景区总体规划方案被确定。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何敏多次表达出他对大明山景区总体规划方案的期待。他表示,上林县是环大明山旅游带极为重要的一环,该县将根据大明山旅游总体规划重新调整自己的旅游规划,主动融入环大明山旅游带,为南宁市完善和发展旅游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达到自身加快发展的目标。
奇山秀水
亮丽上林融入大旅游圈
作为南宁市“后花园”,丽质天生让上林县具备了融入“南有南宁”旅游新格局的先决条件。
上林县山奇水秀,具有“名山(大明山)、名水(大龙湖)、名人(徐霞客)、名物(两块唐碑)、名村(状元村)、名歌(壮族多声部民歌)”等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品牌——广西三大旅游名山之一的大明山,许多主要景点就分布在上林境内;这里还有让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流连忘返长达53天、被称为“小桂林”的三里·洋渡;有反映古代壮族先民经济、政治、社会状况的壮族地区惟一的、被称为“岭南第一碑”的唐碑,以及唐城遗址和一系列明清摩崖石刻;有全国十大溶岩水库之一、被誉为“中国下龙湾”的大龙湖;有被誉为“岭南状元村”的不孤村人文景观;北回归线横贯县境,并经过县城……
“我们县的旅游资源,对南宁市大旅游圈具有最强的互补性。”上林县旅游局局长范徽琳将该县特色旅游景点一一盘点,并和周边县区比较分析后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也是提高旅游档次的重要内容,更是新形势下旅游竞争的重要手段和筹码,上林的旅游资源不但包括奇山秀水,还包括具有悠久历史渊源和重大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及其在区内外具有很高地位和影响的传统民族文化,这是旅游业发展十分难得的文化遗产。
对此,何敏更是成竹在胸。他告诉记者,近年来,上林县一直采取有力措施,突出抓好“旅游活县”工程建设,全力打造首府南宁的“后花园”。如今,全县的旅游资源不断得到开发,旅游产品结构不断完善,旅游产业规模逐渐扩大,上林作为南宁的“后花园”已被区内外广泛认同,并成为凝聚全县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上林县丰富的旅游资源与近年来的发展方向,符合环大明山旅游圈建设的要求,具备了融入大旅游圈的先决条件。
全力以赴
搞好旅游壮大上林经济
“后花园”闻春风而动。
“‘北有桂林、南有南宁’的旅游新格局和构建环大明山旅游带对上林县旅游业的发展、整个旅游产业的提升,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何敏分析道。
他认为,首府南宁具有强大的物流、人流和信息流的集散功能,综合型旅游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上林背靠南宁,是南宁市的“后花园”,其旅游业将受到南宁市辐射,有利于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汇聚,促进旅游业迅速发展。
旅游业,这个被称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最广阔的无烟和朝阳产业,在何敏看来就是上林县经济新一轮腾飞的推动器。
他说,上林作为一个贫困县,90%以上是农业人口,富民任务艰巨,旅游产业市场容量大、资源消耗少、经济效益高,可以间接拉动其他产业迅速发展。所以,上林要充分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营造出良好的旅游空间环境,挖掘、完善和提升旅游资源,不断推出新景点和新内容,进一步丰富旅游业的内涵,使上林成为四面八方游客休闲旅游、度假旅游、民族风情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的好去处,把旅游业打造成为上林一个经济新增长点和新增产业。
机遇和挑战像一对孪生姊妹,常常在经济发展中共存。上林县在上紧旅游业发展链条的同时,也感到了压力,但曙光在前。何敏强调,一定要把挑战和压力变成动力。上林县在下一步的旅游产业发展中,将抓住南宁市打造环大明山旅游带的契机,加快上林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旅游规划,主动融入环大明山旅游带,在规划上争取做到景点布局更科学,资源利用更合理,拒绝任何无序、低水平、小打小闹的开发,使上林的旅游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他还特别强调,对现有的旅游资源,首先要保护,其次是规划,再次才是开发——要不断强化保护旅游资源的意识,加大保护力度,对各类景区景点有计划地绿化,在绿化中造景,提高旅游资源的数量和档次。
为了发展旅游业,上林县目前正在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努力把旅游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在当前缺乏强势旅游企业的情况下,上林县欢迎外地实力强的旅游企业进入,以资源换资金,以资金换效益。通过资源整合,进行景区景点开发、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旅游商品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形成总体规划,全面激活上林旅游,提升首府南宁“后花园”的品位,实现上林旅游跨越式发展。
“区市旅游工作会议提出广西旅游发展新战略后,上林县马上被许多投资商视为香饽饽,争相与我们联系开发事宜。我们坚信,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推动上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产业,是完全有可能的。”何敏说。
本报记者陆波岸
本文刊发于2005年10月13日《南宁日报》第9版,见报时有所删改!
前一篇:十指交叉 爱在手心
后一篇:五年,再造一个新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