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会纵横 |
香港文汇报广西网2006年6月23日电(陆波岸 蓝天侨)有谁能读懂一个孤儿历尽风雨的成长历程?有谁能相信在偏僻的小山村里竟会长出这样繁茂的“亲情树”——庇护一个不幸的家庭,生死轮回不嫌弃,唇齿相依共休戚,走过风,走过雨……
在巴掌大的偏僻瑶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拉烈乡崇业村究下屯,就演绎着这样催人泪下、寸肠千断的故事。
在巴掌大的偏僻瑶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拉烈乡崇业村究下屯,就演绎着这样催人泪下、寸肠千断的故事。
春节,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一个值得庆贺,振奋人心的日子。在农村,家家杀猪、宰鸡,热闹非凡。外出谋生的人们也大包小包满载而归,一年的离散就想在此时欢聚一堂,一年的话语恨不得在此时一口倾吐,老老小小喜气洋洋,心情格外欢畅。小小的山村处处荡起久违的笑声、歌声、爆竹声。
可是春节,究下屯蓝姓人家在这个欢快的气氛里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炉灶里冷冷清清,一切就好像慑于寒风的淫威,无精打采。
那是农历2005年12月28日7时,“嘣、嘣、嘣”3声如雷的爆竹声格外的沉重刺耳打破了春节喧腾的气氛,震惊了正陶醉于喜悦中的人们,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从眼睛里读懂了什么,不约而同涌入蓝家,说话声、催促声、哭泣声……闹哄哄地乱成一团,好个凄凉的场面!
蓝天生,1984年生,风华正茂,血气方刚。一场可怕的病魔——肝癌步步吞噬了他昔日灿烂的笑容,掠夺了他宝贵的生命。所有寄托与希望从此泯灭无踪,残酷的病魔折磨得他痛不欲生。临终前,他留下了一段催人泪下的遗嘱——
奶――奶,老天太残忍了,我走了,您不要伤心。还有,妹妹陪着您,她还小,您要好好照顾她,教她懂事……还有,爸——爸——他——嘿,太连累您了奶——奶——
断断续续的话从喉咙里吐出,微弱的呻吟像一把利剑在慢慢绞割着这位老人的心,他们紧紧地抱成一团,泣不成声。
他已气息奄奄,眼睛呆呆直望,双眼的泪水不断涌出,嘴唇动了动,还想说些什么,可惜已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是泪的嘱付,是情的割舍,是阴阳界牌前生离最后的道别……
可是春节,究下屯蓝姓人家在这个欢快的气氛里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炉灶里冷冷清清,一切就好像慑于寒风的淫威,无精打采。
那是农历2005年12月28日7时,“嘣、嘣、嘣”3声如雷的爆竹声格外的沉重刺耳打破了春节喧腾的气氛,震惊了正陶醉于喜悦中的人们,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从眼睛里读懂了什么,不约而同涌入蓝家,说话声、催促声、哭泣声……闹哄哄地乱成一团,好个凄凉的场面!
蓝天生,1984年生,风华正茂,血气方刚。一场可怕的病魔——肝癌步步吞噬了他昔日灿烂的笑容,掠夺了他宝贵的生命。所有寄托与希望从此泯灭无踪,残酷的病魔折磨得他痛不欲生。临终前,他留下了一段催人泪下的遗嘱——
奶――奶,老天太残忍了,我走了,您不要伤心。还有,妹妹陪着您,她还小,您要好好照顾她,教她懂事……还有,爸——爸——他——嘿,太连累您了奶——奶——
断断续续的话从喉咙里吐出,微弱的呻吟像一把利剑在慢慢绞割着这位老人的心,他们紧紧地抱成一团,泣不成声。
他已气息奄奄,眼睛呆呆直望,双眼的泪水不断涌出,嘴唇动了动,还想说些什么,可惜已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是泪的嘱付,是情的割舍,是阴阳界牌前生离最后的道别……
不朽亲情,演绎感人至深故事
蓝天生与家人、父老乡亲阴阳永隔,勾起人们对蓝姓这个不寻常家族几十年来演绎一段无法割舍亲情故事的品味。
三十年前,正值轰轰烈烈的“文革”,蓝姓这个家族的两户人家——蓝克明和蓝芝玲度日如年,有时甚至上山摘野果充饥。幸亏蓝克明老母黄美亚手脚伶俐,偷偷地在地下室养猪,在夜深人静之际,悄悄溜到地里拾野菜喂猪,加上一家省吃俭用,才能度过道道生活难关。
蓝芝玲从小就失去父母,全靠伯母黄美亚一手拉扯大。黄美亚心地善良,为人仁慈,一直都把蓝芝玲当作亲生儿子一样无微不至地关照。在那个民不聊生、连抚养自己孩子和解决自家温饱都是大困难的年代里,又抚养一个孤儿,实在是不容易。但黄美亚任劳任怨,饱经风霜,拉扯着一家几个孩熬过了一关又一关,直到自己去世。
然而,厄运再度降临这个几度风雨几度风霜的人家。也许蓝芝玲没有福分,或许命苦……他的生活可谓穷困僚倒,妻子又被病魔夺去宝贵的生命,独生子蓝郁根自幼丧母,只能用玉米糊当作奶水喂养。由于营养不良,蓝郁根瘦小如柴,体弱矮小,反应迟钝。
看着一家子的不幸,每当抱起嗷嗷待哺的蓝郁根,蓝芝玲心如刀绞,欲哭无泪。他因此未老先衰,体弱多病。但为了生活,为了孩子,他顶着生活沉重的压力,卖力干活,只想过上好日子。可惜祸不单行,就在蓝郁根10岁那年秋天,天下蒙蒙细雨,蓝芝玲外出回来时不慎失脚,从十几米高的悬崖上坠了下去,头破血流,抢救不过来,丢下这个可怜的儿子而命归西天。
穷人的命可真苦啊,厄运怎么总是追随穷人的命?弟弟蓝克明望着苍天,长长叹息。一次又一次抹掉辛酸的泪水。他无法眼睁睁地看着10岁的侄子蓝郁根孤苦伶仃,忍饥挨饿。看到这个幼小的生命在饥寒交迫中挣扎,蓝克明尽管生活潦倒,还是还妻子韦秀勋商量把蓝郁根接来抚养。
从此,蓝克明和妻子常常要早出晚归,就是使出最后一口气,也要想尽一切办法养家糊口。
蓝郁根憨厚老实,反应迟钝,要找一个对象着实不容易。蓝克明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几经周折,才在邻乡谈到一门亲事——一个土里土气、小学未毕业的农村女娃黎桂积成为蓝郁根的媳妇。
黎桂积小时候家庭也很贫困,她锻炼有一副坚强的性格和一个勤快的养家本领,她常常为家里缝衣服,纳布鞋……一切家务干得井井有条。渐渐地,家庭生活境况有了很大改观。
蓝克明为有这样能干的侄儿媳感到无比高兴。他看到了希望,享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见人就夸黎桂积是个难得的侄媳妇。
三十年前,正值轰轰烈烈的“文革”,蓝姓这个家族的两户人家——蓝克明和蓝芝玲度日如年,有时甚至上山摘野果充饥。幸亏蓝克明老母黄美亚手脚伶俐,偷偷地在地下室养猪,在夜深人静之际,悄悄溜到地里拾野菜喂猪,加上一家省吃俭用,才能度过道道生活难关。
蓝芝玲从小就失去父母,全靠伯母黄美亚一手拉扯大。黄美亚心地善良,为人仁慈,一直都把蓝芝玲当作亲生儿子一样无微不至地关照。在那个民不聊生、连抚养自己孩子和解决自家温饱都是大困难的年代里,又抚养一个孤儿,实在是不容易。但黄美亚任劳任怨,饱经风霜,拉扯着一家几个孩熬过了一关又一关,直到自己去世。
然而,厄运再度降临这个几度风雨几度风霜的人家。也许蓝芝玲没有福分,或许命苦……他的生活可谓穷困僚倒,妻子又被病魔夺去宝贵的生命,独生子蓝郁根自幼丧母,只能用玉米糊当作奶水喂养。由于营养不良,蓝郁根瘦小如柴,体弱矮小,反应迟钝。
看着一家子的不幸,每当抱起嗷嗷待哺的蓝郁根,蓝芝玲心如刀绞,欲哭无泪。他因此未老先衰,体弱多病。但为了生活,为了孩子,他顶着生活沉重的压力,卖力干活,只想过上好日子。可惜祸不单行,就在蓝郁根10岁那年秋天,天下蒙蒙细雨,蓝芝玲外出回来时不慎失脚,从十几米高的悬崖上坠了下去,头破血流,抢救不过来,丢下这个可怜的儿子而命归西天。
穷人的命可真苦啊,厄运怎么总是追随穷人的命?弟弟蓝克明望着苍天,长长叹息。一次又一次抹掉辛酸的泪水。他无法眼睁睁地看着10岁的侄子蓝郁根孤苦伶仃,忍饥挨饿。看到这个幼小的生命在饥寒交迫中挣扎,蓝克明尽管生活潦倒,还是还妻子韦秀勋商量把蓝郁根接来抚养。
从此,蓝克明和妻子常常要早出晚归,就是使出最后一口气,也要想尽一切办法养家糊口。
蓝郁根憨厚老实,反应迟钝,要找一个对象着实不容易。蓝克明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几经周折,才在邻乡谈到一门亲事——一个土里土气、小学未毕业的农村女娃黎桂积成为蓝郁根的媳妇。
黎桂积小时候家庭也很贫困,她锻炼有一副坚强的性格和一个勤快的养家本领,她常常为家里缝衣服,纳布鞋……一切家务干得井井有条。渐渐地,家庭生活境况有了很大改观。
蓝克明为有这样能干的侄儿媳感到无比高兴。他看到了希望,享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见人就夸黎桂积是个难得的侄媳妇。
迟钝的蓝郁根和土里土气的黎桂积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个美满的家庭。特别是蓝天生和蓝春艳两个小孩的出生,给他们那清贫的家庭增添了不少生机。
生活是现实的。养家糊口,没有钱什么过日子呢?只有一身力气,没有技术,笨手笨脚的蓝郁根,只好去挖煤,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补贴家用。每次拿到蓝郁根从外面寄回来的血汗钱,黎桂积总是乐不可支,舍不得用。
也许是生活的压力,本来有点迟钝的蓝郁根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变得自言自语,神情呆滞木讷,最后连生活也不能自理了。
家庭的顶梁柱出了问题,压力自然向黎桂积身上倾斜。为了维持家庭的生活,为了让孩子,黎桂积早出晚归,冒着风雨,顶着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忙忙碌碌地耕作着。想方设法赚钱供孩子读书,不让他们再吃亏,一心直想着让他们走出大山,过上幸福的生活。蓝天生、蓝春艳两个孩子读书很用功,也很懂事,一放学回家就忙着帮妈妈放羊、煮饭……黎桂积为此感到十分欣慰。
没有丈夫的支撑,黎桂积单枪匹马,什么事都经她双手。那是一个月光朦胧的傍晚,她很晚才从地里回来,肩上还扛着一大捆猪菜。由于饥饿、疲惫,她突然觉得眼前一黑,瘫倒在地,当她醒来时已躺在床上,全身发麻,有气无力,两个孩子在床前哭哭啼啼。没钱请医生,只能服用一些从山上捡来的草药。
那些苦涩不堪的草药并没有让黎桂积的病情得到任何好转。一个深秋的早晨,她背上行囊说到拉烈乡人民医院看病。可她这一去,再也没回来,任凭老人天天翘首盼望,任凭小孩哭落了太阳,哭散了星星。
后来,家人四处打听得知,原来一些心术不正的人总觉得在黎桂积身上可捞到一把油水,借口说要带她去医院检查治疗,将她拐卖到外地去了。
那时,蓝天生和蓝春艳分别是小学四年级和一年级学生。失去母爱的小孩子是何等的可怜!他们得不到父母的呵护,整天闹着要妈妈。
去哪里给他们找回妈妈呀?一直把他们当自己亲身孙子的蓝克明遗孀韦秀勋心中有说不尽的酸楚。没法子,她只能哄说妈妈上街给他们买新衣服、买糖果……于是,每当黄昏时,两个小孩就到村口盼望着妈妈回来。可盼着盼着,就是盼不到妈妈的身影。这样久了,他们好像知道了一些什么似的,随便怎么哄也不听了,只顾互拥作一团,痛哭一番。
家里没有别的经济来源,蓝天生、蓝春艳小学未毕业就被迫辍学。他们一把眼泪一把鼻涕耕种那几亩被母亲丢下的山地,干着与他们年龄十二分不相称的苦累活。每当看到同龄人背着书包上学,或是在父母带领下上街赶集时,他们只能伤感挥泪。每逢过节,人家喜气洋洋,他们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酸味……
生活是现实的。养家糊口,没有钱什么过日子呢?只有一身力气,没有技术,笨手笨脚的蓝郁根,只好去挖煤,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补贴家用。每次拿到蓝郁根从外面寄回来的血汗钱,黎桂积总是乐不可支,舍不得用。
也许是生活的压力,本来有点迟钝的蓝郁根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变得自言自语,神情呆滞木讷,最后连生活也不能自理了。
家庭的顶梁柱出了问题,压力自然向黎桂积身上倾斜。为了维持家庭的生活,为了让孩子,黎桂积早出晚归,冒着风雨,顶着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忙忙碌碌地耕作着。想方设法赚钱供孩子读书,不让他们再吃亏,一心直想着让他们走出大山,过上幸福的生活。蓝天生、蓝春艳两个孩子读书很用功,也很懂事,一放学回家就忙着帮妈妈放羊、煮饭……黎桂积为此感到十分欣慰。
没有丈夫的支撑,黎桂积单枪匹马,什么事都经她双手。那是一个月光朦胧的傍晚,她很晚才从地里回来,肩上还扛着一大捆猪菜。由于饥饿、疲惫,她突然觉得眼前一黑,瘫倒在地,当她醒来时已躺在床上,全身发麻,有气无力,两个孩子在床前哭哭啼啼。没钱请医生,只能服用一些从山上捡来的草药。
那些苦涩不堪的草药并没有让黎桂积的病情得到任何好转。一个深秋的早晨,她背上行囊说到拉烈乡人民医院看病。可她这一去,再也没回来,任凭老人天天翘首盼望,任凭小孩哭落了太阳,哭散了星星。
后来,家人四处打听得知,原来一些心术不正的人总觉得在黎桂积身上可捞到一把油水,借口说要带她去医院检查治疗,将她拐卖到外地去了。
那时,蓝天生和蓝春艳分别是小学四年级和一年级学生。失去母爱的小孩子是何等的可怜!他们得不到父母的呵护,整天闹着要妈妈。
去哪里给他们找回妈妈呀?一直把他们当自己亲身孙子的蓝克明遗孀韦秀勋心中有说不尽的酸楚。没法子,她只能哄说妈妈上街给他们买新衣服、买糖果……于是,每当黄昏时,两个小孩就到村口盼望着妈妈回来。可盼着盼着,就是盼不到妈妈的身影。这样久了,他们好像知道了一些什么似的,随便怎么哄也不听了,只顾互拥作一团,痛哭一番。
家里没有别的经济来源,蓝天生、蓝春艳小学未毕业就被迫辍学。他们一把眼泪一把鼻涕耕种那几亩被母亲丢下的山地,干着与他们年龄十二分不相称的苦累活。每当看到同龄人背着书包上学,或是在父母带领下上街赶集时,他们只能伤感挥泪。每逢过节,人家喜气洋洋,他们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酸味……
没了娘,父亲又是精神恍惚的人,两个可怜的孩子由堂祖母韦秀勋用亲情的露水浇灌,渐渐长大懂事。
蓝天生酷爱学习,劳动之余不忘自学功课,他还教妹妹算数,数钱……妹妹也很聪明,很用功,两人相处得十分融洽。从没吵架、打骂过。
韦秀勋老了,蓝郁根也越来越糊涂了,蓝天生被生活折磨出一副自强不息的性格,妹妹也很好强,家里所有琐事全包在他们手上。
蓝天生是个孝子,为了接济一家油盐柴米,他随同堂伯父蓝郁球外出打工。懂事的蓝天生很珍惜打工的机会,一来到工地,从未闲过。下雨天,别人打麻将、玩扑克,他就看看自己喜欢的书,或干别的活,工友们见了都笑他是个活生生的乡巴佬,但他毫无顾忌。他知道金钱来之不易,知道家里的境况。他默默地工作着,只想多赚几个钱寄回家。
工友们说他生活太清贫,但在他看来,这已像是他在家过年那般有好吃的东西了。想着这里的白米饭,想着家里的生活,泪水不止一次在他的眼里打着旋儿。他痛下决心,要混出一个人样来,好好学到一门技术,以便在这城里站得住脚,吃得下饭,过上幸福的生活,好好报答亲人对他的一片恩情。因为,从他的爷爷、到他的父亲、最后到他,几代人都是蓝克明一家亲情扶助上来的……他越想越伤感,越想越来劲,对生活充满自信和憧憬。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已经成年的蓝天生在打工中结识了同乡女孩——柳迪。柳迪长得落落大方,人品也好,两人情投意合,谈得十分投机。蓝天生从小就失去母爱。爱,对他来说太珍贵了,他懂得怎么样好好把握这次千载难逢的缘分。两人一走到一起,顿时喜笑颜开,过得十分愉快。他找回了久违的幸福,找到了生活的乐趣,笑容从此又荡漾开来。
两人商量好,2006年一起回家过年后就办理结婚手续。韦秀勋为孙子要成家的事整天说说笑笑,合不拢嘴。她打算多养几头猪、一批鸡……一切都准备得很周全,好在到时候好好庆祝一番。
2005年2月,蓝天生请假回家整理房子,买回一些家具,陈旧的老屋又增添了几分活力。他对未来信心百倍,盼望已久的幸福日子就要到来了,人生美好的前程就要开始了。他恨不得春节就在明天,巴不得婚事就在后天。
人算不如天算!2005年5月6日那天,医院那张重磅炸弹般的“肝癌Ⅲ期”化验单把他所有美好的憧憬炸得粉碎。拖着铅似沉重的步伐走出医院,他的眼前一片昏暗,一片荒凉。
天地在打旋,万物在浮动,一切好像都与他挥手告别。堂伯父蓝郁球知道后悲痛万分,欲哭无泪。这是致命的疾病啊!蓝郁球多想华佗再世,好想扁鹊重生,甚至想割掉自己的肝脏去补给这个可怜的孩子……可一切都已晚了,忧虑一层层爬上他那憔翠不堪的面宠。年迈的韦秀勋更是哭得死去活来,不思茶饭。
2005年11月,蓝天生病情再次恶化,全身肿痛得像一个水气球,痛苦不堪。看到他那痛苦挣扎的情景,无人不掉泪伤怀,听到他沉痛地号叫声,无人不震痛心弦。就这样苦苦折磨了一个多月,他最后绝望地离去了。
爱,能拔起擎天的大树,能升腾大漠每一丝生命。也只有爱,才能在长长的黑夜袭来时,人们有了期待黎明的信心。
蓝天生走了,故事没有完结。75岁的韦秀勋已经老了,照顾日益呆滞的蓝郁根和年幼的蓝春艳的接力棒无可奈何地传到蓝郁球和妻子陆锦花的手上,这个偏僻石山里的人情依然绚丽,浓于水的亲情将继续演绎…… (完)
爱,能拔起擎天的大树,能升腾大漠每一丝生命。也只有爱,才能在长长的黑夜袭来时,人们有了期待黎明的信心。
蓝天生走了,故事没有完结。75岁的韦秀勋已经老了,照顾日益呆滞的蓝郁根和年幼的蓝春艳的接力棒无可奈何地传到蓝郁球和妻子陆锦花的手上,这个偏僻石山里的人情依然绚丽,浓于水的亲情将继续演绎…… (完)
责任编辑:陆汉魁
前一篇:爱一生,痛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