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化观察 |
民歌节后访广西老年大学合唱团
新华网广西频道11月29电(陆波岸)“高山顶上飘彩云,山路弯弯泉水清。走过苗家千万寨,苗山处处都是情。竹楼飘香迎远客,吹响芦笙伴月琴。喝下苗家一碗酒,难忘苗家一片心。”参加2002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与外国艺术团同台演出的广西老年大学合唱团的演员们,近日浸沉在非常喜悦之中,不时吟唱在民歌节里演出的民歌《苗山情》。笔者日前访问了广西老年大学合唱团。
广西著名指挥家、作曲家、担任广西老年大学合唱团指挥的 农峰教授说,该合唱团在本届民歌艺术节中参加两场演出:一场是11月23日上午在南宁市南湖南广场和新加坡、马来西亚巴生音协等国艺术团一起演出,一场是11月25日上午在朝阳花园与国外艺术家同台飞歌。
农峰教授还告诉笔者,广西老年大学合唱团在2002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所演出的节目,是两首分别根据苗族民歌和壮族民歌编写的无伴奏合唱民歌《苗山情》和《赶歌圩》。农教授随口唱出:“条条歌圩路,紧紧连着歌圩场。山歌不断情不断,情谊绵绵情谊长。”
农峰说,这两首民歌既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又具有深厚的山野味。《苗山情》是用歌声把听众带进大苗山,让他们领略到苗山的纯朴的民族风情,好像亲身去到苗族同胞家中作客,听芦笙声,喝苗家酒一样。而《赶歌圩》则主要表现壮族人民在“三月三”赶歌圩时欢快的情景,在欢快的节奏中,使听众有一种和壮族同胞一起赶歌圩的感受。在民歌艺术节的演出中,合唱团团员都将穿上具有广西特色、美丽的民族服装。
老年合唱团的指导教师陈晓说:广西老年大学合唱团的成员都是离退休了的老人。演员们通过自己的歌声和音容,让国内外朋友进一步领略到广西浓郁的民歌韵味,宣传了广西民歌,弘扬了广西民族文化;同时让他们进一步看到我们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的精神风貌。”
合唱团的团员们纷纷表示,争取在2003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中,唱出更新、更动人的民歌,唱出心中最美的歌。
据陈晓老师介绍,广西老年大学合唱团建于2000年9月,56个团员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两年来,该团排练和演出了男声小合唱《太阳落山》、《卡秋莎》,女声合唱《小路》、《山楂树》,混声合唱《祖国,慈祥的母亲》《鼓浪屿之夜》、《这支歌,世世代代永不落》;无伴奏合唱《三十里铺》、《故乡之恋》等多首中外名曲。其中该团演唱的《苗山情》和《赶歌圩》两首民歌,在今年9月份赴北京有200多个合唱队参加的全国“第三届‘夕阳红’老年合唱电视大赛暨‘永远的辉煌’第四届中国老年合唱节”比赛中,夺得了铜牌的好成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