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关注民生 |
新华社信息南宁2002年9月23日电(方东云 陆波岸)即将来临的"十一"旅游黄金周,又将成为人们踏足远行、流连山水的好日子。然而,为个人出游人身安全提供保障的“旅游意外保险”却意外受到人们的冷遇。
(小标题)游客人身意外保险投保者寥寥
来自广西中国国际旅行社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今年1至8月,由该公司代办的旅游意外保险人数,不足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这与红火的旅游市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去年9月开始,游客人身意外保险由过去强制性代办,改为游客自愿投保,过去热销的旅游意外保险骤然冷却下来。
笔者从广西中国国际旅行社了解到,从去年9月1日起,旅行社责担起任保险后,旅行社虽不再像过去那样,强制性在团费中收缴游客人身意外险,但为了方便游客,为游客服务,仍可在游客申请报名参加旅行社组团时,在游客自愿申请的情况下,代游客办理人身意外保险。国内游每人付费10元,境外游每人付费30元。尽管如此,投保的游客寥寥无几。
(小标题)旅行社责任保险不能取代意外保险
广西旅游局赖处长指出,新颁布执行的旅行社责任保险不能取代人身意外保险。旅行社责任险投保人是旅行社,承担的是由于旅行社的责任造成的游客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相关费用的赔偿,赔偿由保险公司给付。而旅途当中,游客突发疾病死亡、个人选择参加骑马、漂流等有危险的项目、离团出行不慎发生摔伤、交通事故及其他伤亡意外和财产损失,则不在旅行社责任险的赔偿范围之内。
笔者对几位游客进行采访发现,他们对这种责任范围的变化并没有多少认识。他们的观念是,旅行社办理了责任险,自己可以不再办理其他保险。许多人对什么是责任险,什么是意外险并不了解。保险界人士认为,游客旅游保险意识和保险知识的缺乏,是造成旅游意外险遭冷遇的原因之一。
(小标题)保险公司对意外保险“兴趣”不大
在保险公司眼里,旅游意外保险似乎成了一块“鸡肋”。专家统计,每年全国外旅游人数为7亿多人次,按每人保费10元计,一年有70亿元巨额保费收入。面对这么一块“大蛋糕”,任何一家保险公司都不会无动于衷。然而,想吃“蛋糕”是一回事,能不能吃却是另外一回事。平安保险公司一负责人认为,旅游保险市场潜力大,各家保险公司都想切下一块。但由于目前旅游保险保费收入太低,投入精力太多得不偿失。市场动力不足是旅游意外保险热不起来的另一原因。有关人士还指出,出险之后的理赔难,也是许多市民对旅游保险敬而远之的原因。
(小标题)拓展旅游险投保渠道
据广西中国国际旅行社罗大智总经理介绍,在国外,旅游意外保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险种,特别是那些旅游业发达的国家。游客出门前的第一件事就是购买旅游保险。其投保的渠道也很多,除保险公司外,通过互联网、银行、机场、加油站等地方都可以买到旅游保险。
目前,广西首府南宁市的旅游保险业务主要由各个旅行社代理销售。出于对风险控制的考虑,保险公司主要是面向单位、团体卖团体险,如向旅行社或一些大的集团、公司等。直接面向个人的较少,而且,销售旅游意外保险网点也较少。对此,保险公司已有所意识:面对日益增长的自助旅游人群,南宁各保险公司都推出针对假期自助游游客的意外险。
值得注意的是,郊外登山攀岩、探险旅游渐成旅游热点。各个保险公司的旅游意外保险都规定:在出现被保险人从事潜水、跳伞、攀岩运动、探险活动、武术比赛、摔跤比赛、特技表演、赛马、赛车等高风险运动时,造成被保险人身故、残疾或医疗费用支出的,除非和保险公司另有约定,否则不负保险责任。因此,旅游意外保险至今还不适用于那些喜好较有挑战性活动的游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