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姚明饭量太大 几乎吃穷全家

(2007-07-20 22:58:04)
标签:

姚明趣事

姚明小时候

http://www.southcn.com/sports/nfs/childhood/200609071141_1349567.jpg几乎吃穷全家" TITLE="姚明饭量太大 几乎吃穷全家" />
 
 http://www.southcn.com/sports/nfs/childhood/200609071141_1349568.jpg几乎吃穷全家" TITLE="姚明饭量太大 几乎吃穷全家" />
 
                      图为姚明和他的同龄朋友
  在上海的武康路上卖食品的小贩们都认识一个妇女。几乎每个黄昏,她都会出现在他们面前。她个子高高的,小声地和他们为放的时间有些久的猪肉或者多余的定量大米讨价还价。那是1984年,生活对每个人都是不容易的。不过小贩们知道,大方回家后要和丈夫一起艰辛地抚养一个长得那么快的男孩,以至于都要供不起他吃饭了。姚明只有四岁大,可已经超过了1米2,体重更是达到了二十七公斤——在中国,这已经达到在坐公交车和上理发店时,要按照成年人的标准来收费了。每个人都称他为“小巨人”。

  大方的家在康平路95号的体委宿舍楼的602室,这里要比她和丈夫刚结婚时分给他们的房子好得多,但条件还是非常艰苦的:除了一张桌子和两个特大的床之外,就没有什么家具了。和当时大多数中国家庭的寓所一样,没有厨房,没有卫生间,没有家用电器——而且非常奇怪地没有门框。“我们拆走了门上面的气窗,”姚明的父亲姚志源说,“这样我们就不会撞到头了。”

  让他们那个长得飞快的孩子吃好穿好,是每天都要面对的挑战。大姚在上海港的工作收入很低;大方在体育运动科研所做行政工作,每月的收入是四十元左右,仅仅是她许多同事的一半。夫妇俩还有一般家庭没有的额外花费——他们的孩子长得太快了,所以裤子总是太短,鞋子总是太小。大方和大姚自己只能日复一日地穿着同样的开始褪色的衣服,破了就在上面打上补丁。

  由于姚明的饭量差不多是普通中国孩子的两倍,定量配给这个家庭的肉、大米似乎永远是不够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期,中国差不多每样东西都是严格按定量配给的——食物、布匹、肥皂、煤,要让一户都是大个子的家庭吃饱,那些定量券可就太少了。大方和大姚差不多把他们所有的收入都花在了食物上,有时候他们只能饿着肚子坐在桌子边上,看着儿子狼吞虎咽。当大方年迈的父亲搬来和他们同住的时候,这个家庭的开支就更加紧张了。陆斌记得那个时候,她有一次去拜访这位老上海队的队友。“那一次真是让人印象深刻,因为大方刚从菜场买了一条鱼回来,”她回忆说,“她把鱼最好的中段给了姚明,头给了自己的父亲,尾巴给了丈夫。自己什么也没剩下。”

  许多年后,大方把儿子的茁壮成长归功给了国家的政策。“身体里的遗传基因,让他长得非常高,”她说,“因为中国实行了独生子女政策,他有比我们小时候更好的营养。”只是那个时候,大方一直要为儿子的下一顿从哪里来犯愁。姚明小时候一直体弱多病,因为身体一直在长,导致他营养跟不上。

  关于姚明的传说一直伴随着他的成长。七岁时,他已经有1米50,超过高安路小学其他所有的学生,他的老师称他是“鹤立鸡群”。每个人都认为他会成为一个篮球运动员,即使这个显得笨拙的孩子几乎没有对这项运动显示出任何兴趣或者天赋。一天,在一次校运动会上,同学推选他代表班级参加一个罚篮比赛。姚明走上罚球线的时候,所有的男孩女孩们都在为他加油,可当他投出一个“三不沾”的时候,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当下一个男孩将球投进的时候,他更加感觉羞愧了。“我丢了很大的脸。”姚明回忆这件丑事的时候说。

  不同寻常的身高是一柄双刃剑。姚明很乐意被当做一个成年人,“我可以骑着父亲的自行车上街而没人来管我。”姚明八岁时长到了1米70,他成为一个篮球运动员的潜能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没人能够忽视。姚明的父母最后同意了,他们认识到这或许是他们的责任——甚至是梦想——让他们唯一的儿子投身到篮球中去。不过大方对此还是有些遗憾的。许多年后,她说:“我们没有代替他选择这项职业。但是我们都是篮球运动员。从姚明很小的时候起,我们所有的老队友和教练就都关注着他。他注定会长得那么高,体校梦寐以求地想得到他。”    据《姚明行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