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山寺竹林禅院印象

标签:
药山寺竹林禅院药山惟俨法师明影法师禅宗六祖惠能 |
分类: 命运若局须菩提 |
http://s14/mw690/001lO0A2zy7el6Pt9dX4d&690
这,注定是一次令人久久难以忘怀的“禅修心旅”。
四天三夜的时间,很快过去,心情却难平复。很正常,我等为凡夫俗子,正行走在修行的路上。
有诗为证:相约药山寺,竹林修禅来。山中三四日,天心吃茶去。
本在武汉的萃辰天心书院禅修,却与数百里之遥的竹林禅院“结缘”,确是一种“福缘”。
回头看来,把武汉的“半日禅”的课堂,移至湖南常德药山寺竹林禅院,是个极其殊胜的“主意”。
这,得感恩印竹老师!感恩陈伯安老师!
当然,更得感恩药山寺住持明影法师的开示!
竹林禅院位于湖南常德津市市,距离武汉近四百公里。
禅院坐落在离药山寺五公里处,掩映在一大片茂密苍翠的竹海中。
这里依山环水,景色宜人。登高远眺,不远处的水库烟波浩渺。在竹海中,一座唐式风格的钢结构建筑依山而建——这便是想象中的竹林禅院。
主体建筑“灰、白”色调,明净典雅,恍如身处江南园林。
说起明影法师,其北大学子的“身份”,颇为吸人眼球。
明影法师,河北人容城人,1967年生,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2001年,于柏林寺依生活禅创始人净慧长老披剃。多年来,他追随长老,于弘法教学实践中参悟生活禅,深得其要,受邀中兴药山祖庭为法师担当之大事因缘。
再谈药山寺。
药山寺历史悠久,为唐代六祖惠能下三世弟子惟俨禅师,驻锡弘化道场。
惟俨禅师俗姓韩,山西绛州人,早岁披剃,博通经论,精严戒律。后分别至六祖二大弟子青原行思座下石头希迁、南岳怀让座下马祖道一禅师门下参究,彻悟心宗,为石头希迁禅师嗣法弟子。
唐贞元初,惟俨禅师驻锡药山,创建慈云禅寺,弘化至终。嗣法弟子有道悟圆智、云岩昙晟及朗州刺史李翱等,赵州禅师亦曾来参礼。昙晟弟子洞山良价、再传弟子曹山本寂开创了曹洞宗,李翱则为儒家理学的早期开创者。惟俨禅师道风远播,药山为禅宗重要祖庭。
说起惟俨禅师,耳畔不禁飘来那声禅意悠远的诗句:云在青天水在瓶。
据《宋高僧传》卷十七记载:“(翱)初见俨,执经卷不顾,侍者白曰:‘太守在此。’翱性褊急,乃倡言曰:‘见面不似闻名。’俨乃呼,翱应唯。曰:‘太守何贵耳贱目?’翱拱手谢之,问曰:‘何谓道邪?’俨指天指净瓶曰:‘云在青天水在瓶。’翱于时暗室已明,疑冰顿泮。”
这里的“翱”,便是指唐代的高官李翱。李翱出身大唐进士,历任朝廷要员,当时为封疆大吏。
且说当年,身为山南东道节度使的李翱,十分敬仰惟俨禅师大德,多次派人请药山禅师进城供养,均被禅师拒绝。
这一日,李翱似乎明白点什么,决定亲自上山登门造访。
于是,关于“问道”,二者便留下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
李翱问道:“什么是‘道’?”
药山禅师却不答言,伸出手指,上指青山、再下指净瓶......
李翱不懂何意,满脸疑惑。
药山禅师缓缓道出一句:“云在青天水在瓶!”
李翱闻言当即怔住了,如雷灌顶,茅塞顿开......
顿悟的李翱,提笔写了这样一首诗:“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
一千多年过去,药山寺迭经兴废,历久犹存;慈云寺香火不绝,惟俨祖师塔巍然矗立。
2013年底,当地政府及信众礼请河北省佛学院副院长、柏林禅寺监院明影法师驻锡祖庭,同力中兴。
明影法师低调睿智。法师竭力构建以禅宗见解为总摄,以默照禅和话头禅为核心功夫的综合修学体系,落实长老提出的“发菩提心,立般若见,修息道观,入生活禅”的修行目标。
此时此刻,确实想写点什么,无奈思绪难以缕清,无以落笔。
罢了,索性打开相机整理照片,以“竹林禅院印象”为题,选了几张照片,与诸君分享。
这,就是我眼里的“竹林禅院”!
景色如幻,意境高远,丝毫不张扬,却透出那么一丝“自在”。
真是:云在青天水在瓶!
http://s12/mw690/001lO0A2zy7el6SFbXd1b&690
http://s12/mw690/001lO0A2zy7el7hvD638b&690
http://s2/mw690/001lO0A2zy7el703ZLjb1&690
http://s5/mw690/001lO0A2zy7el73kZFie4&690
http://s3/mw690/001lO0A2zy7el7544IG72&690
http://s8/mw690/001lO0A2zy7el76CjzN87&690
http://s16/mw690/001lO0A2zy7el78jUSz5f&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