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手帮自己,另一只手帮别人

标签:
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孟子》琼瑶菩提文化安乐死 |
分类: 命运若局须菩提 |
http://s8/mw690/001lO0A2zy79wqv2hLNf7&690
据媒体报道,3月12日,时年79岁的知名作家琼瑶,突然发表了一篇公开信。信是写给儿子和儿媳的,透露她近来,看到一篇名为《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的文章,有感而发想到自己的身后事。认为:万一到了该离开之际,希望不会因为后辈的不舍,而让自己的躯壳被勉强留住而受折磨,也借此叮咛儿子儿媳别被被生死的迷思给困惑住。
在信中,她把这种“折磨”,比喻为“联合医生来凌迟我!”
生死问题,是人类永远无法破解的命题。死亡,既是“人与永恒”最接近的瞬间,却也是“人与永恒”最遥远的障碍。
正是因为如此,琼瑶强调:这是她人生最重要的一封信!
明年将迈入80岁的她,认为:自己没因战乱、意外、病痛等原因离开,一切都是上苍给的恩宠,“所以,从此以后,我会笑看死亡”。并特别发出5点声明,叮咛儿子:表示无论生什么重病,她都不动大手术、不送加护病房、绝不能插鼻胃管;最后再次强调,各种急救措施也不需要,只要让她没痛苦地死去就好。
写到这里,忽然想:人的尊严,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一双手!
手,是用来劳动,而不是索取的。手,不仅能解决自身问题,还能帮助别人。人生在世,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可以求助于自己的双手。经过世事磨炼,你会发现:自己的双手能解决很多难题,一只手用来帮助自己,另一只用来帮助别人。
《孟子》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如果指责和帮助是一双手,请你伸出帮助的那只手,把另外的一只留给自己。
当你的这双手,既帮助不了自己,也帮助不了别人时,就是该《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的时候了。
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无一幸免。
忽然想探究: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具备“千手千眼”?
据《大悲心陀罗尼经》所述,过去无量亿劫有千光王静住如来出世,以怜念一切众生,故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观世音菩萨一闻此咒,从初地超第八地,心得欢喜,遂发身生千手千眼以利益安乐一切众生的大誓愿,应时身上具足千手千眼。
就是说呀,观音菩萨发下“大誓愿”:让天下一切众生“利益安乐”。佛祖如来感念其诚,成就其立马生出“千手千眼”,使其愿力达到极致,有足够的能力完成“誓愿”!
“大悲观自在,具足百千手,其眼亦复然,作世间父母,能施众生愿。”“千”,表无量、圆满之义。“千手”,象征此观音大悲利他之方便,无量广大;“千眼”,象征应物化导时,观察机根之智圆满无碍。
据数种本迹经典记载,观世音在久远世以前就已成佛,名正法明如来。因大悲愿力,要安乐成熟众生,所以“慈航倒驾”现菩萨相,来此娑婆世界普救众生。
按照常人理解:放弃安乐,主动承担济世责任,“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就是“菩萨精神”。
“菩萨”当然已经超越了“生死”。
那么,如果我们秉持“一只手帮自己,另一只手帮别人”,何尝又不能超越“生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