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汉棠的“十二生肖”壶

(2013-10-12 16:45:39)
标签:

紫砂壶

徐汉棠

顾景舟

收藏

淘宝

分类: 雅玩体验录

                     徐汉棠的“十二生肖”壶

 

     有了点闲暇,在朋友的怂恿下,也迷上了品茶。

    品茶需要好壶。印象当中,我没有买过很贵的壶。只不过因为属龙,所以曾经买过一批与“龙”有关的物品,当然也包括紫砂壶。当然,这些物件,一直静静立在我的博古架上,默默地注视着拥有“她”的主人。

    前几日,忽然找出一把紫砂壶。仔细一琢磨,十二生肖,栩栩如生。

    洗净后,泡了几泡,感觉惬意得狠。

 

http://s8/mw690/49cfca5agx6DmNQR7QX67&690



    为恶补知识,我找来许多关于紫砂壶的碟片,有马未都的系列讲座,有南京大学康尔教授的“紫砂壶传奇”。

    有意思,我被这神奇的玩意儿迷住了,整天壶不离手。

    忽然有了一种探究的冲动:翻过壶底,用放大镜一看“徐汉棠制”。

 

http://s9/mw690/49cfca5agx6DmNVtHnid8&690



    不怕您笑话,当时我对这个名字并无多大了解。毕竟没有入门,井底之蛙,正常得狠。

    百度一下,吓了我一大跳:原来,徐汉棠是壶艺界鼎鼎有名的“大家”!

 

     现转帖如下:

    徐汉棠,1932年5月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瓷美术学会理事、中国陶瓷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上海紫砂协会理事、中日陶瓷研究协会顾问,现为无锡市政协委员、宜兴紫砂工艺二厂研究所所长。

    五十年代初拜当代紫砂泰斗顾景舟为师,成为其第一个弟子。1955年进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工艺厂前身),1958年被派到无锡学习,开创紫砂模型生产新工艺,设计了壶盖的铁模压坯,石膏注浆等新品,1965年为上海市盆景协会设计制作250种花盆,一时沪上以收藏“汉棠盆”为快。1970年设计创作的什锦水平壶(一套十件)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展览赴美国展出,该产品引起广泛的注意和兴趣,以致长年畅销不衰。1975年参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兴办的日用陶瓷美术设计培训班学习。同年参与宜兴陶瓷公司主编的《紫砂陶器造型》的实物测绘、制图工作,该书由轻工业出版社于1978年出版。其作品运用紫砂开片冰纹手法,使纹理妙若天成,壶盖移位,线纹吻合。其不仅用铺砂、调砂等装饰手法,还运用礼花、边花、填花等多种手法,1979年宜兴陶瓷展览在北京故宫展出,其作品吸引众多观众。1979年从红木雕刻镶嵌银丝的工艺中受到启发,与徐秀棠、鲍仲梅等研讨,终于创作出二套《十五头嵌银丝咖啡具》,“紫砂镶嵌银丝”的新工艺从此受到藏家钟爱。1980年《四方冰纹壶》获全国陶瓷美术设计评比优秀奖;1982年《上六茶具》获全国陶瓷美术设计评比二等奖;《什锦水平壶》获江苏省四新产品特等奖及一等奖。

    1986年应邀到香港作技术表演,各大报纸、电视台均作报道,《岁寒三友》、《三菱花》和《大型掇壶》受到高度评价。1987年香港海洋公司举办展览,其以海涛为题设计了《碧海明珠壶》、《古兽窥今壶》参展。1988年又以《寒江独钓》参加香港华翠公司举办的“宜兴紫砂当代名人作品展”。1992年应台湾民族文化基金会邀请,与胞弟徐秀棠到台湾进行学术交流并到东海大学讲学,操作示范。1997年两件大型作品参加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现代陶艺展”。专责培训紫砂业人才。其作品为伦敦维多利亚及艾伯特博物馆和香港茶具文物馆所藏。

 

     说实话,还真吓了我一跳:原来还是个宝贝!

    应该说,这把壶在我手上应该有十几年了。当时买它,只是因为“龙”的概念。

    龙首作壶嘴,龙尾作壶把。壶盖上蹲着一只猴,手捧寿桃。马“得道”幻化为龙,所以,这似乎寓意“马上封侯”。在壶的正面,以龙首为正中,分别列着“兔”、“鼠”、“羊”、“鸡”;在壶的左侧面,以“蛇”为正中,分别列着“鼠”(正面也可见)、“牛”、“鸡” (正面也可见)、“狗”;在壶的右侧面,以“马”为正中,分别列着“虎”、“兔” (正面也可见)、“猪”、“羊” (正面也可见)。

 

http://s6/mw690/49cfca5agx6DmNZnG97d5&690



    说起来似乎很复杂,简单地说,就仅左右侧面来看:壶的左侧面,以“蛇”为正中,分别列着“鼠”、“牛”、“鸡”、“狗”;在壶的右侧面,以“马”为正中,分别列着“虎”、“兔”、“猪”、“羊”。加上壶嘴“龙”、壶盖“猴”,十二生肖,齐了。

    就颜色而言,壶上有三色:猴是“牙黄”、龙是“藏青”,壶体主体是“紫色”。如此制作,应该是运用了“绞泥”工艺。

    又仔细一琢磨,应该还加上一色:在龙、猴的眼睛处,均点是了珍珠般的“白点”。让人不由想起“画龙点睛”典故,整把壶,便“活”了!

    既然是个宝贝,我当然会更加珍惜了。

 

 

附录:徐汉棠简历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陶瓷专业委员会顾问

  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理事中日紫砂研究协会顾问无锡市第十届政协委员

  ■1932年——出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蜀山南街紫砂陶艺世家。

  ■1939至1948年——学读期间,渐师从父母祖业紫砂陶艺作坊“福康”(字号)学习紫砂陶艺。

  ■1952年——拜紫砂陶艺名人顾景舟先生为师傅,成为顾老第一入室弟子。

  ■1975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学院进修班学习。

  ■1976年——创作“礼花提梁壶”,后被故宫博物院和宜兴陶瓷博物馆各收藏一件。

  ■1984年——“什锦水平壶”等被香港茶具文物馆收藏。

  ■1986年——作品“石瓢壶”被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收藏。

  ■1990年——获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

  ■1990年——荣获中国轻工业部“工艺美术行业从事工作30年荣誉表彰”证书,并获颁奖状。

  ■1992年——与胞弟徐秀棠先生作为大陆紫砂界第一批艺术家赴台湾进行海峡两岸文化交流。

  ■1995年——台湾历史博物馆举办“历代紫砂瑰宝”展览,作品“大彬提梁壶”参展并载入展览图录;此次展览汇集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宜兴紫砂工艺厂陈列馆共同提供的200余件紫砂藏品,与当代紫砂名匠共同展出。这是有史以来最具规模的一次重大展览。

  ■1997年——中国轻工总会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1998年——紫砂艺术专著《中国紫砂》收录作品“大虚扁壶”、“碧海明珠壶”、“汉棠盆”、“四方开片”、“提梁礼花壶”;并对顾景舟先生一脉师承及个人艺术简历作了详尽的著录。

  ■200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山谷编著《中国紫砂大师》,载入各时期代表作。

  ■2004年——荣获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2006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颁给“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荣誉称号。

  ■2006年——作品“掇只壶”被中国美术馆展出并被收藏。

  ■2007年——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颁给“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荣誉称号。


     楚材收藏理念:过眼即玩,雅俗共赏,互通有无。QQ 92110568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